人工耳蝸類耗材集採成果落地河北

單套價格從平均20余萬元降至5萬元左右
人工耳蝸類耗材集採成果落地河北省
3月13日,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成功為重度耳聾患者曉宇實施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與以往不同的是,曉宇植入的人工耳蝸為納入國家集採的能支持高場強(3.0T)核磁的新一代人工耳蝸植入體,集採后價格為5.6萬元,較納入集採前費用降幅超75%。
2024年12月19日,第五批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在天津開標,人工耳蝸類耗材5家企業中選,單套價格從平均20余萬元降至5萬元左右。按照國家醫保局要求,河北於2025年3月1日起執行人工耳蝸集採中選結果,並將5款中選產品納入醫保報銷范圍,涵蓋植入體、言語處理器等核心耗材。
政策落地以來,多位像曉宇這樣的聽障患者在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石家庄市人民醫院等醫療機構植入人工耳蝸,成為受益者。
曉宇今年33歲,小時候因不合理使用藥物,聽力受到損害,一直佩戴助聽器。得知人工耳蝸集採並納入醫保的消息后,曉宇第一時間到醫院就診並預約了手術。
“我們選的這款人工耳蝸,集採前要30多萬元,對我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集採和醫保政策,為我們節省了一大筆錢。”曉宇的母親說。
“最近,來醫院咨詢的聽障患者很多,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排得較滿。”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耳科病區主任周永青介紹,人工耳蝸是治療重度及以上感音神經性耳聾的有效手段,能使全聾患者恢復部分聽力,經過語言訓練,可恢復正常交流,但此前高昂的費用讓許多家庭對該手術望而卻步。
近年來,河北省著力加強聽力障礙防控,為全省孕婦(含戶籍人口和流動人口)免費提供耳聾基因篩查。結合產前診斷和遺傳咨詢,有效預防和減少聽力障礙等殘疾發生。同時,不斷提升聽力殘疾預防和康復服務水平,全省先后設立4家省級、12家市級兒童聽力障礙診斷中心,完成孕婦耳聾基因免費篩查196萬人次,新生兒聽力篩查率保持在95%以上。
“過去,很多人因費用問題放棄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如今仍心存遺憾。”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李曉明表示,現在的政策設計充分考慮了聽障患者的實際需求,人工耳蝸集採並納入醫保,意味著其普及化的開始。未來,會讓更多學齡聽障兒童回歸學校,適齡聽障青年突破職業壁壘,老年聽障群體延續社會參與價值。(記者趙澤眾、崔叢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