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讓中國式現代化在燕趙大地展現勃勃生機

2025年03月06日08:39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讓中國式現代化在燕趙大地展現勃勃生機

春天的盛會 奮進的河北

讓中國式現代化在燕趙大地展現勃勃生機

亮出發展成績單,赴一場“春天之約”。

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河北省代表團將舉行開放團組活動。

這是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也是值得時光刻錄的“河北時間”——

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充滿深情、寄予厚望,黨的十八大以來11次視察河北,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全省上下滿懷感恩之心,砥礪奮進之志,凝心聚力干出一番新氣象。

經濟社會發展保持良好態勢,重大戰略走深走實,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營商環境“優”無止境,民生保障扎實有力……燕趙兒女解放思想、奮發進取的火熱實踐,創造出河北大地生機勃發的生動場景。

乘勢而上,全力以赴把機遇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春日清晨,中電信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職工賈夢霜,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2021年底從北京到雄安新區工作,她見証著這裡的日新月異,歸屬感越來越強。后來,她的家人也陸續到雄安工作定居。

202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由長期淨流出轉變為淨流入2萬人。其中,雄安新區吸引人口淨流入最多,佔31.1%,折射了其強勁的發展動能。

從無到有、從藍圖到實景,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稱奇跡。

這個奇跡,一直在持續。

匯未來技術、聚未來產業、建未來場景。目前,第二屆未來之城場景匯正火熱進行,空天信息創新技術大賽、低空交通創新技術應用大賽……單從這些名稱,就能感受到滿滿的“未來感”。去年舉辦的首屆場景匯成果豐碩,一批國家級、省級科技和產業項目落地雄安。

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疏解發展齊頭並進。

雄安航站樓主體鋼結構已實現封頂,中化大廈呈現出“金蘆葦”狀,一旁外形方正的中國華能大廈高高矗立,首批疏解清單內4所高校和北大人民醫院雄安院區開工建設。央企設立各類分支機構超300家,4000余家北京來源企業扎根創業,高質量疏解發展加力提速。

這裡,房子不高,交通不堵,處處是游園,教育養老醫療水平一流,城市生活場景妙不可言,成為創新創業、宜居宜業的理想之地。

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河北發展帶來寶貴歷史機遇。河北省乘勢而上、搶抓歷史機遇,繪就出這一幀一幅的光影。

用協同的辦法建一座協同的大橋,廠通路潮白河大橋於去年9月通車。潮汐般往返於北京通州區和廊坊北三縣之間的30多萬“跨省通勤族”交通更便捷。

一個“窗口”,連通三地。大廠居民王藝禎到縣政務服務中心辦理北京公司的道路貨運車輛年審,僅用20分鐘便辦好了這項跨省涉企事項。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景象熱氣騰騰。

這是越走越堅定的產業協同步伐。三地共同培育形成集成電路、安全應急裝備等7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並面向未來聯合建設生物醫藥、網絡安全和工業互聯網等6條產業鏈。2024年,河北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1092.2億元、同比增長34.8%。

這是水清岸綠的生態畫卷。去年京津冀區域優良天數比率接近75%,地表水國控斷面劣Ⅴ類水質全部消除。白洋澱、衡水湖等生物多樣性持續提升。

這是幸福的民生圖景。京津冀社會保障卡“一卡通”已經實現6.4萬家定點醫療機構、3900多條交通線路、190多家旅游景區“一卡通用”。

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11年來,區域經濟總量連跨6個萬億元台階,2024年區域經濟總量達到11.5萬億元。

攻堅突破,開啟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一程

還記得去年開放團組活動上的一個問題嗎?

有記者問,河北在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方面有何具體舉措?

河北省代表團答,圍繞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效能,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實際上,河北一直為這道題的答案而求索。

從2023年1月28日在唐山遷安召開全省優化營商環境企業家座談會,到2024年2月18日在石家庄召開直通省市縣三級的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再到2025年2月5日召開全省優化營商環境企業家座談會……連續3年的“新春第一會”,均聚焦優化營商環境。

優環境、促發展,持續攻堅。

不托人情,但實力突出,能否在招標中勝出?答案是:能。

不久前,河北拓朴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在石家庄市西崗頭城中村改造配建小學項目設計招標中成功中標,中通建工城建集團有限公司拿到了河北中醫藥大學學生公寓建設項目。

這,與一項“小切口”改革息息相關。

為遏制行政干預,防止暗箱操作,2023年5月,河北探索推行評標專家盲抽、技術標盲評“雙盲”評審改革。改革以來,民營企業中標率提升到85%左右。

一個個“小切口”改革,開啟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一程﹔一項項暖心政策,撬動營商環境大提升。

滄州河間市國欣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孫嬌嬌到市行政審批局“高效辦成一件事”專窗,辦理以自有房屋提供餐飲業服務的審批,當天即辦成﹔唐山鬆下產業機器有限公司2024年預計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4100萬元﹔在政府牽線下,滄州的河北榮泰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安交通大學科技特派團開展合作,克服了諸多技術難題……

市場競爭更公平,辦事速度更快,服務更好,企業紛紛用腳投票河北。

2024年,全省經營主體總量達到889.97萬戶,同比增長4.29%。

以開放促改革,以開放促發展。

渤海灣畔的唐山港,近年貨物吞吐量穩居全球沿海港口第二位。

河北用好改革這個重要法寶,2022年新組建河北港口集團,推進港口資源整合和轉型升級。“一盤棋”布局下,唐山港被賦予新使命:著力建設能源原材料主樞紐港、綜合貿易大港和面向東北亞開放的橋頭堡、區域性集裝箱航運中心。

多瑙河畔,河鋼塞鋼熱軋車間內鋼花飛濺﹔在泰國羅勇,長城汽車新能源汽車生產線上源源不斷地駛出新車﹔新絲路上,從石家庄國際陸港出發的“鋼鐵駝隊”奔騰不息……在對外開放的廣闊舞台上,河北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攜手繪制的美好圖景展現在眼前。

向“新”奔跑,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腳步一刻不停

數字經濟時代,算力就像水、電一樣,成為不可或缺的公共資源。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綜合算力指數報告(2024)》顯示,河北省綜合算力指數躍居全國首位。

強勢領跑,靠的是“早出發、政策好、加速跑”。

統籌好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的關系,在創新驅動中加速轉型、在做大總量中提升質量,河北向“新”奔跑,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腳步一刻不停。

為新興產業按下“加速鍵”。

以天為幕,以城為景,無人機上演光影秀﹔迅速定位,無人機變“巡查員”對秸稈禁燒實時監測……2024年以來,博野縣的天空變得異常“忙碌”。

2024年,該縣分別與無人機領域的優秀企業簽署低空無人機遙感網建設、低空飛行旅游觀光等協議,建設固定翼飛機、飛行模擬器生產基地。

為未來產業下好“先手棋”。

“你好,我叫‘天工’,很高興認識大家……”今年2月25日,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天工”機器人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走上舞台,和現場觀眾交流互動。“我們的初衷就是要打造一支全球領先的具身智能機器人團隊。”該中心有關負責人說。

為傳統產業加裝“數字化引擎”。

智能工廠作為實現智能制造的主要載體,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不久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聯合公布2024年卓越級智能工廠名單。全國共有19家鋼鐵企業的智能工廠入選,其中河北有6個,數量居全國首位。

全省抽水蓄能規劃建設總規模全國第一,唐山市特種機器人、巡檢機器人、焊接機器人市場佔有率居全國第一,河北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總數居全國第一……

這麼多“第一”背后,都指向同一個詞——新質生產力。

創新的故事一直在持續,奮斗的征途沒有終點。

如今,在河北,人人心裡憋著一股勁兒——鼓足精氣神,干出一番新業績,拼出一片新天地,讓中國式現代化在燕趙大地展現勃勃生機。(記者趙建)

(責編:張曉博、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