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縣128家幫扶微工廠聯合闖市場

1月6日上午,魏縣連棗林村愛心箱包廠生產車間,技術員李愛玲(右)對新工人進行指導。 本報記者 陳正攝
臘八節前夕,魏縣各家幫扶微工廠生產車間一派繁忙。
折邊、壓線、包邊……1月6日上午,魏縣前大磨鄉連棗林村愛心箱包廠,縫紉機“嗒嗒”作響,70余名工人埋頭趕制箱包。
連棗林村愛心箱包廠是魏縣首批幫扶微工廠,經過多年發展,贏得了口碑,訂單很多。“近期接到了1萬件釣魚包、5萬件迷彩包的訂單,這麼大的量,單靠我們一家工廠干不完,需要其他工廠一起做。”工廠負責人王俊波說,通過“實打實”幫扶微工廠合作社,部分訂單分流到了該縣雙井鎮雲易箱包廠、北皋鎮科揚箱包廠等5家周邊企業。
魏縣是河北省幫扶微工廠發源地。2017年,該縣出台幫建廠房、技能培訓補貼等優惠政策,吸引在外優秀青年返鄉創業,吸納留守婦女、中老年人等家門口就業,從事服裝、箱包、毛絨玩具等勞動密集型加工業,先后建成100多家幫扶微工廠,累計帶動4000余名群眾就業。
隨著市場形勢變化,部分幫扶微工廠遇到了訂單不足、產品銷售不暢等問題。如何讓工廠正常運轉、脫貧戶穩定就業?2021年,魏縣在全省率先成立“實打實”幫扶微工廠合作社,下設服裝、箱包等8個專業委員會,百余家幫扶微工廠按照業態不同組建“聯合戰艦”,抱團發展。
“合作社實行信息發布、接收訂單、設計標准、原料供應、市場銷售‘五統一’,技術標准高、訂單量大的工廠‘一對一’‘一對多’幫扶經營困難的工廠,有效降低原料採購、產品運輸等成本。”魏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段曉明說。
距連棗林村愛心箱包廠約10公裡的雲易箱包廠,是“五統一”模式受益者之一。“現在正趕制2萬多個迷彩包,是從愛心箱包廠分來的訂單。”1月6日一大早,雲易箱包廠負責人申雲飛就來到車間查看生產進度。
2018年成立的雲易箱包廠,由於規模小、訂單少,發展面臨不少困難。“合作社成立帶來了轉機,不僅訂單有了保障,工人還能免費到大廠子進行技術培訓,生產效率明顯提升。”申雲飛說,聯合發展讓工廠訂單不斷,工人數量也從最初的10余人發展至如今的60余人。
連棗林村愛心箱包廠也在合作社“五統一”模式下受益很多。
“這是去年研發的‘成語背包’,掃一掃書包上的二維碼,就能看成語微短劇。”在愛心箱包廠產品展銷廳內,王俊波拿起一款學生背包介紹,新產品不僅增加了成語文化標志,還有定位、減壓等功能,線上線下銷售火爆。
“通過合作社,可以將部分訂單分出去,就能騰出精力研發更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產品,提高產品利潤率。”王俊波說,去年11月連棗林村愛心箱包廠聯合雲易箱包廠等5家工廠注冊了新公司,申請“卜客”商標,組建了電商銷售團隊,准備在抖音、天貓等直播平台大干一場。
抱團發展讓魏縣幫扶微工廠在國內手工業加工領域聲名鵲起。北京2022年冬奧會前夕,經過與白溝的北京冬奧會特許生產商溝通,10萬個冬奧會繩包訂單落戶魏縣。這批訂單由合作社統一制定質量標准,9家微工廠共同生產,產品受到客戶好評。2023年迪拜國際箱包展上,魏縣與法國、英國等地客商簽訂了價值120萬美元的訂單,合作社的10余家微工廠獲益。
“去年新增3家幫扶微工廠,全縣幫扶微工廠總量達128家,經濟效益平均提升15%,務工人員月收入達2100元,帶動就業增加千余人。”段曉明說,幫扶微工廠組建合作社抱團發展,提升了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帶動群眾就業增收能力更強了。(記者陳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