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澱畔,“足球樂園”妙不可言
白洋澱畔,“足球樂園”妙不可言
——雄安新區安新縣足球運動發展觀察
1月1日,“迎新年 來雄安過足癮”北京林業大學職工足球隊與安新縣職工足球隊友誼賽暨元旦群眾職工大聯歡活動在安新縣“雄安足球半島”舉行。當天,足球、文藝、音樂、舞蹈等活動精彩上演,為大家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足球+”視覺盛宴。
雄安新區興起足球熱,在安新縣更是熱度空前。該縣常住人口45萬,有足球場地107塊,2024年進行1338場足球比賽,參賽運動員近1.5萬人,直接、間接參與足球賽事活動近18萬人次。通過體育賽事活動帶動消費近400萬元,推動周邊旅游、餐飲、住宿等產業發展。
白洋澱畔,一座小縣城因足球而火爆出圈,點燃綠茵夢的同時,也深深影響了這座城市的精神氣質。足球運動,成為安新縣一張活力四射的城市名片。
從0到1.49,萬人擁有高標准足球場遠超河北省平均水平
107塊,這是安新縣目前足球場地的總數量。
在2017年雄安新區設立前,這裡還沒有一塊像樣的足球場。2021年,縣裡的足球愛好者自發建起一塊11人制仿真草皮足球場。
足球場地多起來,始於2022年。那年,安新縣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不少村庄在計劃建設公園時,自發地建成體育公園,裡面建起足球場、籃球場。
“園林式的公園投資大、養護成本高,而帶著籃球場、足球場的體育公園建設不僅投資小,而且使用率非常高。”安新縣體育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劉峰介紹。
2023年,安新縣結合口袋公園建設、人居環境提升等工作,積極爭取省全民健身設施補短板工程2023年第二批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配套安排足球發展專項資金,引進體彩公益金等,通過政府資金引導,撬動社會資本,調動鄉鎮、村建設積極性,破解足球場地建設籌資難。
足球場數量的增加,更緣於當地百姓對足球運動刻在骨子裡的熱愛。
“安新縣喜歡足球運動的人特別多。20世紀90年代,球迷們租下安新縣第二中學對面的一塊空地,平整地面后安裝了兩個球門。”雄安新區恆冠足球俱樂部總經理李清介紹。
打造“足球樂園”,安新縣委縣政府強化服務,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統籌推進、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每周調度工作進度,壓茬推進各項工作。
2023年10月29日,“雄安足球半島”在安新縣揭牌,成為新區首個以足球發展為定位的全民健身綜合體。它位於安新縣大健康體育公園,建有10塊足球場,包括3塊高標准11人制天然草坪足球場、2塊11人制仿真草坪足球場和5塊小型足球場,可滿足足球梯隊集訓、高水平賽事活動承接、國家隊轉訓等多種需求。
“雄安新區正在大力發展足球運動,帶動文體旅融合發展,將自然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安新縣城區三面環水,形狀猶如半島,‘雄安足球半島’所在地也像一個小半島,因此被命名為‘雄安足球半島’。”安新縣相關領導介紹。
目前,安新縣有各類足球場地107塊,其中高標准足球場地67塊(真草3塊、仿真草64塊)。按照全縣常住人口45萬計算,安新縣每萬人擁有高標准足球場地1.49塊,遠超全省平均水平。
“流量”變“留量”,擦亮“足球+文化+旅游”金字招牌
在安新,平均每天你能看上3場足球比賽。
2024年7月6日,安新縣光澱村首屆“小龍蝦杯”足球邀請賽熱鬧開賽。整個7月,9支球隊100多名球員在光澱村足球場進行了70場比賽。
光澱村位於白洋澱中央,四面環水,全村土地面積僅41畝。村裡的足球場是光澱村黨支部書記劉克儉跑前跑后張羅著修起來的。
“幾年前,村裡喜歡踢足球的村民要想過足球癮,得開車去20公裡外的安新縣城。”那時,劉克儉就萌生了在村裡建個足球場的想法。村子西頭有一個廢棄的坑塘,正適合修建足球場。2022年6月,借著白洋澱生態清淤工程施工的機會,填平坑塘,建起一個帶有足球場的體育公園。
2023年4月,光澱村體育公園竣工開園,裡面有一個7人制籠式足球場,還有籃球場、乒乓球場、羽毛球場等。足球場建好后,村裡組建起一支17人的足球隊,隊名“瀾清”。
2024年7月那場“村超”開賽前,劉克儉找到安新縣足球協會作指導,請教球賽流程,之后聯系縣裡幾支知名足球隊,邀請他們參賽。水鄉盛產小龍蝦,劉克儉給球賽起名“小龍蝦杯”。
從那以后,光澱村的“村超”和足球場出名了。陸續有球隊來這兒踢友誼賽。村裡還組建起一支少兒足球隊。
據不完全統計,安新縣目前擁有120多支業余足球隊,各隊伍之間隨時可以踢上一場足球賽。
與此同時,安新還積極對接承辦省市級高水平賽事活動,包括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男子U15組)全國總決賽(雄安賽區站)、第一屆全國全民健身大賽(華北區)足球比賽兩項國家級足球賽事,以及河北省青少年足球錦標賽在內的一系列高水平青少年足球賽事活動紛紛落地“雄安足球半島”。2024年,安新縣舉辦承辦縣級、新區級、省級、國家級足球賽事活動36項,舉行了1338場足球比賽。
2024年2月16日,為期3天的雄安新區鄉村足球廟會過大年活動圓滿閉幕。此次鄉村足球廟會集“村超”“村晚”於一體,分為鄉村足球賽、足球嘉年華、文藝大會演3個主題活動,展現雄安新區群眾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健康活力。
在安新,足球不僅僅是一項競技運動,這裡的綠茵場更像是城市會客廳。以足球場地為媒,安新推動足球運動與基礎教育、全域旅游等融合,擦亮“足球+文化+旅游”的金字招牌。
以賽會友,讓安新足球運動“金名片”的美譽度持續走高。在1月1日北京林業大學職工足球隊與安新縣職工足球隊的友誼賽上,來自加納的小伙兒安迪正式加入安新縣職工足球隊。安新足球的“朋友圈”持續擴大。
持續不斷的足球賽事,為安新文旅產業帶來全新發展機遇。用好用活現有賽事場地資源,安新縣提升賽事基礎設施條件,助推賽事與旅游深度融合,全面帶動賽事產業蓬勃發展。
小小足球帶來滿滿人氣。參賽選手和觀眾、游客通過賽事游覽白洋澱秀麗風景、品嘗特色美食,感受文化味和煙火氣,促成體育運動與旅游業雙向奔赴,帶旺街區、商圈、景區人氣,帶來勃勃生機,真正將體育賽事“流量”轉化為旅游消費的“留量”。
從娃娃抓起,打造未來之星的夢想舞台
2024年12月18日17時30分,安新縣第二小學足球場上燈火通明,學校足球教練牛磊正指導高年級孩子們進行常規訓練。
牛磊曾是一名職業球員,退役后成為足球教練員,在河北華夏幸福隊工作。2024年,他來到安新縣第二小學擔任足球教師。
安新縣第二小學還與雄安恆冠足球俱樂部合作,俱樂部派專業教練給學生上足球課。“俱樂部會給我們輸送優秀的教練員。現在,學校每個年級都有一支足球隊,包括男足和女足。這些專業教練的不斷加入,讓足球好苗子的選拔成為現實。”牛磊說。
安新縣第二小學是河北省優秀足球特色學校。2021年,安新縣政府投入資金,支持學校建起雛鷹足球場,加上學校原有的7人制足球場,孩子們踢球的環境越來越好。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安新縣大力創建足球特色校,校園足球品牌效應不斷提升,為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夯實基礎。目前,安新縣有省體育局命名的“雄安新區足球體育傳統學校”11所、河北省體育傳統特色學校2所,評選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校12所、國家級足球特色幼兒園3所。
“通過足球特色校創建工作,全縣足球運動的軟硬件條件得到較大改善,競技水平大幅提升。同時,帶動周邊兄弟校組建足球隊,起到以點帶面推動校園足球快速發展的作用。”安新縣教育局黨組成員、體育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於長江介紹。
在安新,班級、校級、縣級三級校園足球聯賽體系也不斷完善。目前,有10所直屬學校、13個鄉鎮總校42所中小學開設了足球課程。46所學校組建足球社團,20所學校組織開展班級、校級足球聯賽,校園足球聯賽體系雛形初現。(記者曹錚、李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