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打好“組合拳” 提升中藥產品質量
人民網石家庄1月3日電 (商帆)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近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北省保障藥品高水平安全 促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河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藥民族藥監管處處長馬儷在會上說,“河北省藥監局歷來高度重視中藥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重點在強化源頭質量管控、深化風險隱患治理,提升中藥產品質量三個方面打‘組合拳’,堅決保障中藥質量安全,全力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
據介紹,河北是中藥產業大省,中藥飲片、中藥制劑品類多、劑型全、規模大,位居全國第一方陣。安國是中藥飲片生產聚集區,中藥飲片生產企業有108家,佔河北省近80%。
在強化源頭質量管控上下功夫。藥材好,藥才好。種植是中藥產業的“第一車間”。河北省藥監局聯合省農業農村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林業和草原局、省中醫藥管理局等部門,先后印發《河北省道地藥材目錄(第一批)》《河北省規范中藥材產地趁鮮切制加工工作指導意見》《河北省中藥材產地趁鮮切制加工品種目錄(第一批)》等政策文件,發布河北省第一批道地藥材41種,第一批中藥材產地趁鮮切制加工品種37個,優化道地藥材生產布局,規范中藥材產地趁鮮切制,從源頭上下功夫,為中藥提供優質原藥材。目前,神威藥業、以嶺藥業、萬歲藥業、國藥集團承德藥材有限公司4家企業的金銀花、麥冬、連翹等9個中藥材品種和種植基地通過了國家中藥材GAP延伸檢查,成為中藥材GAP基地。
在深化風險隱患治理上下功夫。中藥產業鏈條長、質量影響因素多。河北省藥監局始終堅持風險治理理念,加大針對企業的法治宣傳、隱患排查、警示教育力度,督促企業結合自身實際和產品品種特點建立完備的質量管理體系,切實把好藥品質量安全關。一方面,加強安國等中藥飲片生產聚集區監管,開展省市縣三級風險會商,及時向企業通報監督檢查、藥品抽檢、外省市協查、不良反應監測等發現的各類風險隱患,壓實企業主體責任,確保風險處置到位。同時,每季度召開風險警示教育會議,解讀法律法規,通報典型案件,發布風險提示,要求企業以案為戒,加強藥品生產質量安全管理。另一方面,加大飛行檢查、跟蹤檢查力度,對檢查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重拳打擊、嚴厲處罰。中成藥抽檢合格率長期穩定在99%以上,有力保障了中藥在中醫臨床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提升質量安全水平上下功夫。河北省藥監局圍繞道地藥材和大宗中藥材,以市場流通大、使用頻次高、短期內價格波動大的中藥材為重點品種,連續兩年開展中藥材質量監測,共監測70余個品種,加大抽檢及檢查頻次,為監管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圍繞中藥飲片,以原料藥材質量審核、生產過程質量控制等為重點,開展專項治理提升行動,河北省中藥飲片總體質量逐年提升。圍繞中藥制劑,聯合省藥品醫療器械檢驗研究院,創新開展品種質量提升行動,已對5類159個品種進行探索性研究,為企業完善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保障能力提供科學參考,進一步促進了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馬儷表示,下一步,該局將持之以恆、久久為功,與其他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堅持源頭治理,強化精准監管,提升中藥質量,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推進河北中醫藥強省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