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陽石雕:高科技讓老手藝煥發新活力
12月10日,眾友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員工正在清掃用3D打印機打印好的方體浮雕作品。本報記者 史曉多攝
12月10日,驅車自京昆高速曲陽南口下,駛上一條長約10公裡的“雕刻大道”,道路兩側各家各戶都擺著曲陽石雕作品。走近細看,各色人物雕像端庄飽滿、衣袂飄飄,各種瑞獸輪廓清晰、線條流暢,傳統題材的、現代題材的,應有盡有。難怪當地人說:“上到九十九,下至剛會走,要說打雕刻,人人有一手。”
“曲陽自古盛產石材,特別是漢白玉,質地脂潤,晶瑩潔白。千百年來,我們曲陽叮叮當當的錘钎之聲從未間斷,一代代曲陽石匠雕鑿出無數閃耀東方美學的精品雕塑,遍及中華大地。”說起曲陽石雕,同行的曲陽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劉斌贊不絕口。
在“雕刻大道”看到的這些雕刻作品,不都是工匠師傅斧鑿刀刻的吧?劉斌介紹,尊重傳統文化,但也要放寬視野,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當下,曲陽石雕邁上了數字化發展之路,傳統雕刻工序不斷簡化,雕刻工具不斷升級,時尚的數字雕刻已在曲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來到位於曲陽雕塑文化產業園的眾友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外裝車間,不見傳統雕塑匠人用刻刀和鑿子的雕刻場景,幾位工人正在調試機器。“正在工作著的這台機器,是我們公司研發的數控雕刻機,把原材料放好,再將電腦設計方案輸入系統並啟動開關,數控雕刻機就能完成產品的雕刻流程。”作為公司研發總工程師,張沖的日常工作就是根據要求,進行數控雕刻機軟件的研發及測試,讓數控雕刻機雕出一個個近乎完美的作品。
“我們的機器是按照提前編好的程序來工作的,完成一件中型壽星花籃石雕作品,加上后續人工打磨修理,僅需四五天時間。而要純人工雕刻這樣一件作品,怎麼都得二十天。”眾友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玉強介紹,因為是電腦數據控制,機器雕刻出來的產品尺寸精准、大小一致。記者看到,在張玉強的生產車間內,除了數控雕刻機,還有能雕刻3米高石材的七軸機器人,有自主研發的自動上下料、打孔、翻面、碼垛都無需人工操作的全自動流水線打孔機。目前,公司先后取得了硬件和軟件方面創新專利21項,其中3項為發明專利,年營業額千余萬元。
遍覽歷代曲陽石雕作品,多為帝王將相、達官顯貴、宗教寺廟勒石“立傳”,很少走入尋常百姓家。數字技術賦能,讓普通百姓也用得起石雕藝術品了。
“這款打印機採用了數據電腦分層技術,電腦上輸入3D模型后,按比例縮放合適尺寸直接打印就可以了。”走進公司3D打印車間,張沖向記者展示了他們新研制的3D砂型打印機,這款打印機有兩道工序,一道鋪沙子,一道噴黏合劑,按電腦程序一層一層疊加打印,一晚上就可以打印出一個1米高的獅子。
“同樣大小的石獅子,材料、手工費加起來怎麼都得兩三千,我們打印出來的獅子,原料隻有沙子和黏合劑,成本最多幾百。”張玉強介紹,他們這項3D砂型打印技術是和河北工業大學共同研發的,主要用於戶外園林景觀雕塑、室內擺件、裝飾工藝品的打印制作。
利用3D打印、數控雕刻機,該公司生產了一批美觀精巧的浮雕、圓雕、工藝擺件作品,還生產了百姓日常使用的加濕器、果盤、筆筒等,這些產品根據材質、大小不同,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他們在抖音、快手平台上銷售,頗受網友喜歡,為曲陽石雕從廟堂走向民間貢獻了自身力量。
目前,在曲陽有2300余家像眾友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這樣的雕刻企業,超10萬從業人員,大部分雕刻企業配備了數控雕刻設備,將曲陽石雕從單一的石雕發展出木雕、磚雕、銅雕、不鏽鋼雕等多個門類,產品種類3500多個,年產值80多億元。
批量化、流水線生產是快,可怎麼才能融入“手手相傳”的千年石雕技藝,讓作品更有靈氣呢?“雖然技術進步了,但手藝和科技一樣都不能少,數控雕刻技術隻能完成作品的70%,有的才完成50%,像打細、刻畫紋理等細節,還要精雕細琢。”曲陽石雕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同保表示,擁抱新科技、新技術,必須堅守、傳承老一輩石雕藝人的工匠精神,將傳統手工雕刻與現代數控技術結合,將自己的創意和對生活的感受雕刻在一塊塊美石之上,曲陽石雕才會獲得更加旺盛的生命力。(記者史曉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