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智能冷鏈裝備,讓農產品一路“鮮”行

2024年10月29日08:43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智能冷鏈裝備,讓農產品一路“鮮”行

中車石家庄公司加速邁向冷鏈物流新賽道

智能冷鏈裝備,讓農產品一路“鮮”行

“先有鐵路大廠,后有石家庄市。”這是很多老石家庄人談起石家庄發展史時常說的一句話。

鐵路大廠,指的是1905年建廠的正太鐵路石家庄總機器廠,主要為正太鐵路修造鐵路貨車,是石家庄還是小村庄時建立的第一家工業企業。

如今,它的名字叫中車齊車集團石家庄公司(以下簡稱“中車石家庄公司”)。

百年老廠,再綻青春。

9月10日,記者走進位於石家庄裝備制造基地的中車石家庄公司廠區,一排印有“中鐵國際多式聯運”字樣的白色冷鏈集裝箱映入眼帘。

這些集裝箱,主要應用於中老鐵路、中越鐵路國際貨運班列上,跨越數千公裡的距離,將雲南的鮮花、蔬菜運往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並將這些國家的高附加值水果運往國內,填補了跨境長干線鐵路無冷鏈運輸的空白。

“中車石家庄公司有了新標簽。”中車石家庄公司冷鏈項目部高級工程師孟娣說。

他們自主研發的智能冷鏈裝備,廣泛用於鐵路—公路冷鏈運輸、冷庫、溫控系統。這兩天,他們在天津市薊州區楊津庄鎮建設的一個鮮花保鮮冷庫項目進入驗收階段,即將投入運行。

這是百年老廠新的驕傲。

2010年,大學畢業后,孟娣進入中車石家庄公司,首先在制備車間工作。

孟娣記得,企業那會兒依舊隻修造鐵路貨車,廠區內外擺放著敞車、平車、罐車等各類貨車。

當時,她的師父是姜允程,手把手教她怎麼下料、切割、生產。

“別看這些黑色‘鐵疙瘩’其貌不揚,是工廠具有百年歷史的標志性產品,見証了河北軌道交通裝備崛起的歷史。”姜允程邊教邊說。

姜允程是鐵路貨車制造的“老把式”,她向記者展示了企業收集的廠史資料。

20世紀50年代,面對無資金、無技術、無廠房等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石車人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席棚底下修造貨車”,創造了翻砂漏模造型法、丁字形取材法等工藝,留下了一幅幅自力更生的生動畫面。

1963年,經國務院批准,企業被評為全國工業交通系統勤儉辦企業四面紅旗之一。

進入新時代,順應市場需求變化,中車石家庄公司加快創新發展,推出了新產業板塊。

選老產業,還是選新產業?

面臨“二選一”,師徒倆作出了不同的選擇。

精通貨車技術工藝的姜允程,依舊從事老本行。而作為新人的孟娣,則選擇了更具挑戰性的新產業,和同事們進行了很多嘗試。

聚焦打破國外品牌制冷與信息技術壟斷,加快布局冷鏈裝備新賽道,2020年,中車石家庄公司冷鏈項目部成立,掀開了企業發展新的篇章。

“隨著消費者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強,冷鏈物流需求持續增長。”孟娣說,他們研發的蓄冷式智能冷鏈裝備,把冷能儲存到集裝箱中,運輸過程中再慢慢釋放出來,不僅降低了冷鏈物流能耗成本,還能長久保持農產品水分含量,讓農產品一路新鮮到家。

起初,他們將首批19個樣品在快遞箱中試驗,效果不錯。

隨后,他們面向全國鐵路、公路冷鏈物流行業進行市場開拓。

孟娣講了一個故事。今年6月,一批貨值60多萬元的榴蓮從泰國啟程,經中老鐵路國際貨運班列“瀾湄快線”運至國內。正常物流4天左右,由於手續問題,花了11天。開箱驗貨時,貨主驚訝地發現,榴蓮依然色澤鮮亮。

榴蓮對溫度十分敏感,溫度太高果肉會爛,溫度太低果肉會僵。“我們的蓄冷式智能冷鏈裝備,實現在途溫度變化控制始終處於1攝氏度范圍內,最大限度保持榴蓮新鮮度,做到了零貨損。”孟娣說。

在生鮮農產品的冷鏈物流過程中,溫度控制是至關重要的,也是難點所在。

他們跟國內高校合作,採用激光光纖檢測技術,不僅精確度高,還能做到每秒鐘採集四十次到四百次的頻率,攻克了精准控溫技術難題。

國際冷鏈物流,運輸環境復雜多變,最怕的是車輛半道趴窩。

他們自主研發了“公鐵聯運柴電一體冷藏集裝箱”,採用國產化制冷機組,搭配備電裝置、新風系統、信息系統,具備開機自檢、數據傳輸、遠程操控等功能,安全穩定性能大幅提升。

“坐在控制室裡,點點鼠標,就能掌握集裝箱的實時運行狀態。”孟娣說。

幾年來,該企業冷鏈項目部的研發人員從最初不足10人,發展到如今20多人,成員中大多數為“90后”。

截至目前,中車石家庄公司蓄冷相關技術已獲專利32項。蓄冷式智能冷鏈裝備先后獲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優秀產品獎、第四屆國際儲能創新大賽TOP10、農產品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案例獎等。

城市輕軌代表著未來的發展方向。

“石家庄地鐵石家庄造。”市民和游客在石家庄乘坐的地鐵2號線、3號線列車,就是中車石家庄公司生產的。

該企業積極引進中國中車先進的產品和技術,形成城軌車輛整車組裝和配套服務能力,累計完成石家庄地鐵2號線、3號線列車交付45列。

新產業加速崛起,老產業也並非原地踏步。

目前,中車石家庄公司鐵路貨車年檢修能力12000輛以上,年新造能力4000輛以上。

鐵路貨車、“空調+冷鏈”、現代城市交通裝備,企業產業板塊三足鼎立。119歲“高齡”的中車石家庄公司,發揮闖的勇氣、干的勁頭,還在加速奔跑。(記者貢憲雲)

(責編:楊文娟、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