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飲一江水 溯源話安康︱醉水醉綠醉安康 綠波漾處產業旺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漢江的夜景真美啊!”
“瀛湖的水好干淨啊!”
“龍王泉的水,含硒量太高了吧?”
……
從夜游漢江觀霓虹映水,到暢游瀛湖賞湖光瀲灩,再到探尋龍王泉感富硒之奇,“同飲一江水 溯源話安康”——京津冀豫媒體採訪團一路走來一路拍,一路驚喜一路贊。
可能有很多人還不知道,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受水地群眾喝的每10杯水中,就有6杯半來自陝西安康。為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安康多方發力,綜合治理,全力保護水質安全。與此同時,當地立足資源稟賦,發揮生態優勢,走出了一條生態產業發展轉型之路。
好泉出好水 涉水特色產業持續壯大
在安康市漢濱區關廟鎮的龍王山下有一眼龍王泉,一年四季,泉水叮咚,被譽為“中國富硒第一泉”。
“這兒的水可以直接飲用,硒含量約為0.04mg/L,達到了國家優質礦泉水的標准,我們工廠的水源就在這裡。”安康龍王泉富硒礦泉水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李海安說。
10月23日,採訪團走進安康龍王泉富硒礦泉水有限公司,吹瓶、灌裝、旋蓋、噴碼、貼標……全透明的參觀通道,讓大家目睹了生產線的各個環節。
“目前我們年產能為30萬噸,產品主要銷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李海安介紹,目前公司生產基地員工約80人,同時輻射帶動300余人在“家門口”就業。
“發展包裝飲用水產業,安康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安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說,全市102處泉點滿足飲用天然礦泉水水質要求,圈定開採靶區50處,概算開採量為7380立方米每天,每年市場規模可達206億元。
近年來,安康以創品牌、育龍頭、拓市場、強支撐為重點,著力補短強弱、加快延鏈補鏈,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包裝飲用水產業體系。截至目前,安康有包裝飲用水企業25家,其中規上企業11家,2023年實現產值2.2億元。擁有自主品牌包裝飲用水企業18家,“安康硒水·健康好水”公共品牌效應持續彰顯。
下一步,安康將瞄定千億富硒產業集群目標,強基礎、拓市場、延鏈條、促協同,全力推動全市包裝飲用水產業高質量發展。
小玩具安康造 毛玩產業發展“萌”力十足
步入安康恆口示范區毛絨玩具文創產業“五大中心”,五彩繽紛、各種造型的毛絨玩具映入眼帘。
在這裡,沉浸式打卡毛玩主題夢幻“王國”﹔近距離了解“萌萌噠”毛絨玩具誕生全過程﹔與設計人員交流毛絨玩具創意設計……採訪團在參觀的同時,也感受到了這裡毛玩產業發展的強勁脈動。
“恆口有5萬富余勞動力、16個搬遷安置社區、近20萬平方米的社區廠房,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優勢明顯。”據恆口示范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恆口示范區搶抓機遇,積極承接東部毛絨玩具產業轉移,引進國內知名外貿出口型總部企業——江蘇安貝斯落戶恆口,旗下恆安玩具、新憶安等紛紛落地,為當地玩具產業發展注入了活力。
近年來,該區先后實施“安康市毛玩文創五大中心、年產3萬噸PP棉、毛絨玩具孵化園”等重點項目,初步形成了“園區總部+社區工廠+支部工廠+家庭工坊”的產業布局。截至2023年8月底,恆口示范區毛絨玩具文創產業已累計發展毛絨玩具企業140家。其中,鏈主企業5家,加工型企業30家,支部工廠15家,原輔料批發、電商、文創企業76家,家庭工坊14家。
從龍年春晚吉祥物“龍辰辰”,到火爆出圈的“冰墩墩”“雪容融”“十四運”吉祥物,再到“國潮·吉祥兔”“航天玉小兔”,“安康造”早已名聲在外,安康也已成為國內第四大毛絨玩具生產基地,被評為“中國毛絨玩具產業新都”。
此外,安康還創新“毛絨玩具+”融合發展模式,啟動毛玩工業游、研學游,使“毛絨玩具+文旅”雙向賦能。
親水游田園游 生態文旅加速“引客入安”
后柳水鄉位於安康市石泉縣后柳鎮,毗鄰水陸碼頭后柳古鎮,因古鎮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漢江穿流而過,境內山青水碧,谷深幽靜,水鄉風情濃郁。
站在江邊,看水面碧波蕩漾,四周視野開闊,湖光山色盡收眼底。這樣的美景,離不開當地人的愛水、護水。
“我每天常態化巡河,清潔河道。”后柳鎮護漁員魯健國說,現在魚越來越多,水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來的游客也越來越多,大家都吃上了“旅游飯”。
據了解,現在這裡很多農家樂都升級成了民宿,周末游客爆滿。2023年,后柳水鄉接待游客2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8000萬元以上。
生態環境好不好,鳥兒最知道。作為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石泉縣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國寶朱鹮在此安家落戶。
10月25日一早,採訪團去往距離縣城6公裡外的絲銀壩村,又叫“草池灣朱鹮小村”。記者們沿路不斷尋找朱鹮的身影,在草池灣岸邊的觀鳥茶室,通過望遠鏡,終於清晰地看到了朱鹮的樣子。
“現在,有60隻朱鹮在這裡棲息。”石泉縣城關鎮鎮長張本康介紹說,2022年起,草池灣開始進行“朱鹮小村”田園綜合體項目的保護性開發,並引入專業市場化公司,與村集體合作經營,前來觀鳥的游客不斷增多。
“為了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村裡不搞大拆大建,晚上也不做亮化。”絲銀壩村黨支部副書記劉輝說,他們還種植了有機水稻、有機蓮藕等,不上農藥化肥、不打除草劑,原生態種養殖為朱鹮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同時,涉及的53戶村民通過土地流轉、出租房屋、務工、種養殖、旅游接待等,增收非常明顯。
在安康,因水而興的村鎮,比比皆是。近年來,安康在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打造了6條特色親水旅游觀光線路,做足“水”文章,不斷擦亮生態旅游名片。2024年,前三季度共接待國內游客4325.68萬人次,游客總消費251.97億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