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深化教育綜合改革 推進教育強省建設

2024年09月12日08:53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 推進教育強省建設

深化教育綜合改革 推進教育強省建設

——訪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成員王俊華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強調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指出,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河北高質量發展持續向上突圍。

教育系統如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扎實推進省委十屆六次全會各項改革部署落地?日前,本報記者採訪了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成員王俊華。

記者:《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請結合河北省教育系統實際,談談對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思考和規劃。

王俊華:改革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我們將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推進教育發展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推動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育人體系更加完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平明顯提升,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體制機制更加健全,高等教育創新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顯著提升,全面激發教育發展活力。

我們將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戰略屬性、民生屬性,緊扣“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核心課題,圍繞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核心功能,按照黨建引領保障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教師教育高質量發展的“1+4”教育改革思路,既堅持系統觀念、統籌謀劃,又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進一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

記者:完善立德樹人機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這方面,省教育廳將如何積極作為?

王俊華:立德樹人關系黨的事業后繼有人,關系國家前途命運。要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教育領導體制,實施“公辦高校黨建領航工程”“民辦高校黨建提升工程”“中小學校黨建強基工程”,完善高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健全發揮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作用的體制機制。把黨的領導貫穿教育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

要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打造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課程群。建強12個省級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集體備課中心,開展大中小學與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結對行動,實現高校與實踐基地結對全覆蓋。

要健全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深入開展學生體質強健計劃、學校美育浸潤行動、勞動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學生心理健康促進行動等,深入開展科學教育促進行動。深化教育評價改革,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試點。

記者:對於堅持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一體推進的新時代要求,我們應該如何下好教育“先手棋”?

王俊華:近年來,河北省高等教育“龍頭”作用日益凸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顯著提升。未來,河北省將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高等學校綜合實力。分類推進高校改革,建立分類管理、分類評價機制,指導各類高校明確發展定位,發揮優勢、辦出特色。完善“雙一流”建設促進機制,聚焦重點學校和重點學科,強化資金支持。

大力推動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優化,圍繞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鄉村振興等,對接河北省12大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加強對人才需求的前瞻性預測研究,逐校調整學科專業布局。

深化高校協同創新,發揮好雄安高校協同創新聯盟作用,深化校際、校地、校企、校所合作,打造校城融合、科教融匯、產學研用一體化平台,打造高水平、開放式、國際化的高等教育高地,提升河北高等教育在全國的顯示度和影響力。

改革科技創新模式,面向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中的重大技術難題,發揮學校科研、人才優勢,廣泛聯合省內外高水平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多方優勢創新力量,組建政企科校創新聯盟,組織重大專項,開展協同創新,集中力量攻堅克難。

強化科技成果轉化,切實轉變“重論文、輕轉化”傾向,深入實際研究真問題,真研究問題。聚焦河北企業生產一線實際技術需求、技術難題,遴選一批產學研合作專項。啟動建設高校高價值專利培育轉化服務平台,提升高校專利轉化率。建立青年科技人才成長機制。

記者:如何加快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

王俊華:職業教育是實現新型工業化和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力量,是培養數量充足、結構合理、質量優良的高技能人才的主陣地。

暢通人才成長通道,積極探索在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舉辦職普融通實驗班,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健全“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穩步擴大3+2、3+4、2+2+2和五年一貫制等中高職貫通辦學規模,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多樣化路徑選擇。

提升職業教育與區域產業發展的適配度。加強對區域產業發展趨勢研究,動態調整優化專業結構。通過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縣域產教融合聚合體建設,加強與地方、部門、行業合作,共同研究推動服務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記者陳華)

(責編:林福盛、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