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白洋澱畔崛起“未來之城”
7月18日,記者解麗達與老記者成少安(左)在雄安新區啟動區綜合服務中心採訪。 本報通訊員 王涵璞攝
7月18日上午,盛夏的雄安晴空萬裡。
站在安新縣白洋澱旅游碼頭,一眼望去,水面寬闊、碧波蕩漾,不時有鳥兒飛過,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圖景。
乘船行至十裡荷香鳥類棲息地,朵朵荷花點綴於成片的翠色荷葉間,綿延十余裡,密密的蘆葦隨風搖曳。“現在的澱水好清啊!淺點兒的地方一眼能望到底。”今年已81歲高齡的河北日報原副總編輯成少安故地重訪,記憶被拉回44年前。
“葦台郁蔥,荷菱展葉,船隻穿梭,池塘魚躍……”翻開1980年7月26日河北日報刊發的一篇採訪隨筆,成少安清楚記得,那時的白洋澱是個水質肥沃、餌料豐富的天然大魚塘,擁有北方難得一見的水鄉風貌。
然而,白洋澱的綜合治理一直是個待解難題。“上游工業廢水污染、澱區水量減少,以及水產資源遭到破壞等矛盾問題,澱區干部群眾都非常關心。”成少安告訴我們,於是當時有了他參與採寫的這篇《呼吁關心白洋澱的綜合治理》。
白洋澱,九河下梢,是華北地區重要的濕地生態系統。但從20世紀70年代后期開始,白洋澱流域工農業迅速發展,人工養殖星羅棋布,點源、面源污染物不斷增加。
“過去,白洋澱水質整體處於IV類以下,曾一度連年干澱。”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水環境管理組組長周立志介紹,雄安新區設立后,白洋澱迎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生態治理,水質實現歷史性跨越,生物多樣性顯著提升。
周立志說,堅持補水、治污、防洪“三位一體”,雄安新區重點實施“科學補水、生態清淤、百澱連通、退耕還澱、嚴密防洪”五大工程,協同推進城鎮、農業、農村污染精細化管控,白洋澱水質提升並連續三年保持在III類,“華北明珠”重放光彩。
這是成少安第二次來到白洋澱。而今,一座未來之城依水而建,城澱相依、共生共融的發展新畫卷正徐徐鋪展。
走在雄安新區的街道上,低頭少見井蓋、抬頭不見電線,電力、通信、燃氣、供熱、給水等各種市政管線都“住”進了地下綜合管廊。
“過去在西方發達國家曾參觀過那種可以‘跑汽車’的地下管廊通道,如今我們也有了這樣的設施!”成少安邊走邊贊道,“先地下、后地上”是雄安規劃建設的一大亮點。
“在雄安,正在建設中的有三座城:地上、地下、雲上。”在雄安印象展館參觀時,記者在“三座城”微縮模型前,為成少安講解。
“我最感興趣的是雲上這座城!之前在新聞裡看到過。”來到雄安城市計算中心,成少安滿臉好奇。
“這裡是雄安的‘城市大腦’,雄安新區每建設一棟樓,都會在網絡平台形成與之孿生的數字化建模。”聽了工作人員介紹,成少安不禁贊嘆:“聽說今日雄安有三張名片:智能、綠色、創新,果不其然!”
走進雄安新區啟動區,又是另一番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中國中化大廈實現主體結構封頂,中國星網總部大樓正在進行裝修,中國華能總部基本完成二次結構施工,中國礦產總部項目開工建設……
截至目前,雄安新區首批疏解項目進展順利,第二批疏解單位承接工作有序展開,央企在新區注冊設立各類分支機構超過200家。
在南文營社區食堂品嘗“幸福的味道”,在雄安宣武醫院感受百姓家門口問診北京名醫的便利,在七天免費入住的“人才驛站”體驗雄安聚引天下英才的誠意……同訪雄安的過程中,成少安眼中不斷閃現出光彩:“變化太大了,讓人目不暇接!未來之城讓我看到城市的未來!”
記者手記
路在腳下,心向未來
兩代記者,同訪一地,跨越了40余年。
“華北明珠”白洋澱,是我省最大的湖泊。上世紀80年代,白洋澱上游工業廢水污染、澱區水量減少,以及水產資源遭到破壞等問題,引起新聞媒體關注。
針對白洋澱綜合治理,老記者成少安當年乘船下澱,走訪民情,奮筆疾呼。
時隔40余年,頂著烈日、踏著泥土,他再度來到白洋澱,不禁驚喜:當年的污染問題得到根本治理,白洋澱再現昔日“荷塘葦海、鳥類天堂”的勝景。
“經常惦記著白洋澱,想知道它有沒有變得更好。”成少安說,他走過的每一個地方,都會成為心中一個牽挂。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他記錄時代,更希望用手中的紙和筆,推動社會進步。
雄安新區設立7年來,不僅白洋澱變美了,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也拔地而起。
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雄安新區成為新一代新聞人關注的焦點。一個個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雄安故事,記錄下時代風雲,展現出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
路在腳下,心向未來。新老記者接力行走,見証一座未來之城的拔節生長。雄安,值得一代代新聞人在這裡種下夢想、留下足跡。(記者解麗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