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天到5分鐘的“效率躍升”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數智賦能雄安新區財政改革持續深化
從10天到5分鐘的“效率躍升”
7月20日15時,雄安集團生態建設公司投資管理部副部長王詩鑫連線相關主辦局和財政條線上的人員,請他們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系統查詢自己負責的一個項目的資金審批節點。
“這個系統太方便了,高效解決了線下簽批流轉時間長的問題。”王詩鑫說,她清楚記得,6月28日那筆“企業造林獎補資金”,從主辦局經辦人員發起支付流程,經過審批各環節到完成支付,隻用了半天時間,資金撥付審批流程大大縮短的同時,使用系統的所有人,還可以查看文件審批狀態,時時提醒催辦。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系統的建設,實現了從‘窗口等辦’到‘線上跑辦’,結束了部門報賬資料線下流轉、專人跑辦的歷史,是財政創新的典型案例。”雄安新區財政支付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借助網絡運行、拍照掃描、電子簽章等手段,他們在安全可控前提下,實現了報賬申請線上審批、報賬情況實時監控、報賬資料電子存儲,報賬時間從原來的10天左右縮短為現在最快5分鐘辦結,切實提高了工作質量和效率。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雄安新區搭建數智財政體系,以大數據、區塊鏈技術為支撐,推進財政應用系統一體化建設,著力構建非稅電子票據區塊鏈系統、建設資金管理區塊鏈信息系統、財務共享服務系統、政府採購管理及交易系統等“1+7”財政應用體系。這些系統均已正式上線運行,標志著新區數智辦公輔助管理平台進入試運行階段。
在雄安新區管委會工作的李家帆今年5月在華望城購買了住房,7月份剛剛繳納了住房維修資金。7月19日,他現場展示了住房維修資金票據。打開“政通雄安”App,點擊“數字住房”進入維修資金電子票據查詢。“你看我剛繳費,電子票據已經生成,保留和查詢起來都很方便。”
原來,新區非稅電子票據已實現“全鏈化管理”,此為全國首創。“全鏈化管理”指的是新區非稅電子票據依托區塊鏈系統實現管理,被財政部定為典型案例,榮獲河北自貿試驗區第四批制度創新獎,在河北省全省推廣。
“新區非稅電子票據區塊鏈系統已成功運行3年,目前,已實現了全轄區非稅收入區塊鏈電子票據的全覆蓋,有效提升了非稅收入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新區財政支付中心預算組組長潘迎喜說,該系統自啟用以來,已經實現包括河北省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河北省非稅收入統一票據等在內的10個非稅收入票種的全鏈化管理。每一份電子票據在生成時即加蓋區塊鏈電子章,並標記獨一無二的印記,從而確保了票據的唯一性、真實性和不可篡改性。截至目前,該平台已經成功上鏈非稅電子票據964.4萬筆,涉及上鏈總金額高達408.9億元。
“以上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平台高效的運行機制和強大的技術支持,同時也展現了雄安新區在改革創新方面的決心和成效。”新區財政支付中心副主任陳劍表示,新區非稅電子票據區塊鏈系統的成功運行,是金融科技在公共服務領域應用的典型案例,通過區塊鏈技術的運用,平台有效解決了傳統票據管理中存在的易偽造、易丟失、難追溯等問題,極大提高了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為響應河北省推行的招標投標“雙盲”評審制度,雄安新區還精心搭建政採雲平台,推出技術標格式智能檢測功能,採用先進的算法和深度學習技術,自動識別並校驗投標文件的格式。政採雲還引入創新的視頻會議技術,加入遮臉變聲功能,有效隱藏專家的身份,避免外貌和聲音影響評標的客觀性。此外,資金管理區塊鏈信息系統、征遷安置資金管理區塊鏈信息系統、智能財政投資評審系統、“數智財政”管理體系建設縱深推進,重大項目電子存証、實撥資金業務電子化等信息化管理取得重要突破……數智賦能雄安新區財政改革持續深化。(張偉亞、趙榮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