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河北邯鄲市建起3393個健康小屋

專家來到基層 方便群眾就醫(在現場)

本報記者 史自強
2024年07月27日08: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河北省邯鄲市小西堡鄉王呂寨村村民王付印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已有5年多。“前幾年,我通常去大醫院瞧病,起個大早,趕路、挂號、排隊,得花大半天﹔家附近有了健康小屋后,我從出門到見上專家隻需要10分鐘左右,看病不擁擠,和醫生交流的時間也充裕多了。”王付印說。

跟隨王付印,記者來到了位於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小西堡鄉衛生院,院內一座小樓上,一塊翠綠色的牌匾引人注目:韓世超健康小屋。健康小屋由一個候診大廳和兩間診室組成,附近來就診的村民絡繹不絕。

原來,邯鄲市推動二級以上醫院的專家下沉到基層醫療機構,設立健康小屋,幫助群眾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市已建立健康小屋3393個,實現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覆蓋率100%。

韓世超是邯鄲市第一醫院內分泌二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小西堡鄉衛生院裡的健康小屋以韓世超的名字命名,有一個邯鄲市第一醫院下沉至此的5人團隊,包含心內科、兒科、肝膽外科、重症醫學科等科室的醫生,能夠滿足基層群眾的大部分看病需求。

“來小屋看病,不僅離家近,而且不收專家挂號費、診查費,藥費還能醫保報銷,省了不少開支。”候診的村民們說,韓大夫每周定期過來,其他專家則常駐小屋,大家看病方便多了,有慢性病的隨時能來取藥。

走進健康小屋,大廳及診室的牆壁上能看到各類慢性病的科普圖表,成因、症狀、治療方式等通俗易懂。韓大夫看病之余,也會向患者及候診村民科普如何“管病”。不少村民來時還面帶愁色,在聽完醫生詳細的用藥和生活方式指導后,眉頭舒展了不少。

在健康小屋醫生的細心調理下,王付印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好,“現在,我血糖值穩定了,走路也穩當多了。”

“治療慢性病不光靠用藥,還需要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些村民缺乏健康知識,有些村民雖然懂健康知識但缺少執行力。我們通過科普健康知識、患者案例等方法,幫助大家提高健康管理能力。”韓世超說。健康小屋每周舉行健康講堂,播放動畫等講解健康知識,幫助大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專家來到基層,在為群眾治病的基礎上,還要做好健康科普,幫助更多人建立起運動、飲食、情緒的健康管理體系,實現從‘治病’到‘防病’的轉變。”邯鄲市衛生健康委醫政藥政處副處長劉邯英說。

專家下沉基層提升了基層醫療機構的診療服務能力。小西堡鄉衛生院院長王相成說:“5名專家來了以后,不僅看病、科普,還帶徒弟,手把手地指導衛生院的10名醫生、15名護士提高技術水平。健康小屋成立兩年來,衛生院醫療技術、管理體系等有了很大提升。”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27日 04 版)

(責編:方童、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惠民生 順民意 暖民心 河北省工傷保險多項工作走在前列
  人民網石家庄7月26日電 (記者趙明妍)7月26日,記者從“2024年上半年河北省人社系統重點民生工作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是《工傷保險條例》頒布實施20周年,20年來河北省工傷保險緊緊抓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開拓創新,多項工作走在了前列。 20年來河北省工傷保險在維護單位和職工權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有哪些創新舉措? 對此,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工傷保險處處長、一級調研員及耀斌表示,在工傷保險體系建設方面,於2012年最先確定工傷保險基金實行省級統籌,確立了基金統收統支的統籌模式,明確了省級統籌“六統一”標准,提升了基金共濟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於2015年最先開發使用全省集中的工傷保險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了全省一個平台一個庫、多個窗口多功能、全流程信息化經辦﹔於2016年首創了“工傷保險+商業保險”合作認定調查模式,由保險公司核查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核實事故情況,給予慰問和政策指導,有效提升了現場調查率和認定質效。…
上半年河北省城鎮新增就業51.7萬人 重點民生工作進展順利
  人民網石家庄7月26日電 (記者趙明妍)“1—6月,全省城鎮新增就業51.7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5.3%,保持在合理區間。”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倉志介紹。…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