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與挑水壩(雜記)
一直以來,大運河留在我記憶裡的印象並不多。直到不久前,我來到河北故城。
大運河在故城段,流經長度有七十五公裡之多,從故城縣建國鎮辛堤村入境,貫穿縣域東部南北全境,最后經夏庄鎮流入山東德州。長,只是其一,更獨特的是運河故城段的彎曲連環。尤其是流入鄭口鎮時,甚至出現長近五公裡、弧近九十度的大拐彎。
運河,一度給故城帶來繁榮。曾經的運河渡口鄭口鎮,因這條蜿蜒大河興起,日趨鼎盛,以至鼎鼎有名的晉商在此建了“山西會館”。不過,也正是這道“灣”,曾給故城帶來苦難。僅清乾隆二年至新中國成立前,水患就達六十多次。
盡管如此,治理運河的決心卻從未斷過,如地裡的庄稼,一茬又一茬,在人的心田裡堅韌生長。
明、清兩代,人們通過多次開鑿、疏通河流,修建、改擴建閘壩,整修、加固堤防等辦法,讓運河河道有所改善。不過未能改其根本,決堤仍時有發生。
有心人發現,運河故城段之所以容易潰決,不僅是因為河道蜿蜒不暢,堤壩沙土鬆軟也是原因之一。經過實踐,人們總結出:若要固牢堤壩土壤,在其上栽種柳樹最佳,容易活、長得快、根系發達。
1843年農歷七月的一天,運河漲水,漫出河堤。這時,巡堤的民眾發現,被沖倒的柳樹匍匐水中,能使急流平緩許多,遂將堤岸柳樹的樹頭、樹身砍下,八九棵一捆,中間填以高粱、玉米秸稈等,倒挂堤內,以減緩水流。那些樹身,鋪展於堤內彎處,如龍潛水,樹頭頗似巨型龍尾,人們形象地稱其為“龍尾埽”。
后來,以龍尾埽攔水緩解沖力為原理,在過去堤壩工程的基礎上,人們分別於1843年、1937年、1945年與1947年,修建了六座攔水壩,名“挑水壩”。這些挑水壩,位於如今的鄭口鎮鄭口大橋西側,呈倒U字形分布在河堤內側。它們有效減緩了水流從不同角度的沖擊,非常符合流體力學原理,成為研究近現代水利工程不可多得的實物。
2017年,這六座挑水壩被修葺一新。從西到東,編為一至六號,巍然矗立,遙相呼應。故城人在每座壩體之上,又各建亭榭一座,依次命名為觀濤、曲流、挽瀾、息浪、登臨、聞鶯。
而今,這些挑水壩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個春天,我實地感受了三號挑水壩的魅力。
遠遠的,先是在一片綠意中望見兩棵高大的樹,近了,發現實乃兩棵長勢正旺的大榆樹,嫩嫩的葉子已然萌發。這樣高大、粗壯的榆樹,如今在北方已不多見了。
而周圍的那些楊柳,更是一派繁榮,一團團一簇簇,像運河堤壩上長出的蓬鬆卷發。
再往前走,一座雕梁畫棟、飛檐翹角的亭廊出現眼前——這便是挽瀾亭。
沿堤壩內側台階,我下到壩底。此刻,我與向東北方滾滾而去的運河水,面朝同一方向了。仰頭再望三號挑水壩,它那守關將軍般的剛毅氣勢,頓時沖擊著我的雙眼和內心。不難想象,當那些巨浪沖向挑水壩時,它定會給凶猛之水以重重回擊,令它們卸下驕縱,而挑水壩上那修舊如舊的四個大字——抑息狂瀾,更強化了這種氣勢與決心。
當然,眼前的運河水早已變得溫順。我自默立,但見大水靜謐,波光粼粼,如一條寬大的弧形亮緞,流淌在河道之內。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運河故城段曾斷流過。如今,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生態也越來越好,上游水庫充盈,與運河實現了相互依存,旱季能及時補水,運河故城段再沒出現過斷流,更沒發生過決堤。
運河之水,福澤一方。這,該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寫照吧。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13日 0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