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共享工廠,點亮中小企業“機器人夢想”

2024年05月27日08:46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共享工廠,點亮中小企業“機器人夢想”

近日,在唐山百川機器人共享工廠,工作人員正調試機器人焊接工作站。 河北日報記者王育民攝

近日,在唐山百川機器人共享工廠,工作人員正調試機器人焊接工作站。 河北日報記者王育民攝

作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機器人的研發、制造需要先進設備和現代化車間。但高投入、高成本,常常使中小企業在進入機器人市場時望而卻步。

一座位於唐山高新區的共享工廠讓中小企業的“機器人夢想”照進現實:這裡“一件也接單”,還能一站式滿足企業技術、採購、設備、倉儲、物流、售后等方面的個性化需求,讓入駐企業享受從產品創意到生產落地全產業鏈、全流程服務。

這就是唐山百川機器人共享工廠。

這座全國首家機器人非標產品定制共享工廠,聚集優質生產要素,讓有創新潛力、有成長性的中小企業在這裡實現輕裝快跑。

共享制造點亮中小企業“機器人夢想”

系統參數合格、設備運轉正常……4月30日一大早,唐山融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就忙著檢測自動化鋁型材噴涂上料機器人樣機。

對於這家僅有9人的小型科技企業,這台機器人是打開市場的“金鑰匙”。根據前期市場調研,中試成功后,每年會有數百台訂單。

但生產這樣一台樣機,大工廠不願接單,自己又沒有生產設備。公司總經理景會成說:“多虧了共享工廠,僅用7天就幫我們完成了樣機生產,搶佔了市場先機。”

走進共享工廠,打磨聲、焊接聲此起彼伏。當天,1萬多平方米的廠房裡,共有來自30多家企業的訂單在生產。

翻看著生產計劃表,唐山百川機器人共享工廠負責人王孟昭說,共享工廠的意義,就是要讓中小企業的好創意在這裡高效率地變成實實在在的產品。

近年來,河北省機器人產業發展迅速。作為河北省機器人產業聚集區,以唐山高新區為核心,唐山形成了以工業機器人為支撐、特種機器人為特色,集研發、生產、服務為一體的機器人產業集群。

如何實現機器人創新梯隊持續擴容?形成集聚效應,龍頭企業和中小企業須“握指成拳”。

深耕機器人領域30余年的唐山百川集團,通過整合企業在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市場開拓等方面的資源,於今年1月2日正式啟動共享工廠,面向京津冀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提供共享服務。

就是在這裡,唐山華展科技有限公司找到了“家門口”的智能裝備生產線。

同樣位於唐山高新區的華展科技成立已有12年,主要生產標線檢測機器人,是河北省高新技術企業。但在生產中,企業經常遇到急需的設備價值不菲,不買不行、買了閑置的尷尬情況。

“借用共享工廠的場地、設備和工人,我們能夠解決加工制造能力不足的問題,還能釋放資金用於設計研發。”公司總經理孫芳說,目前,他們的標線檢測機器人已更新到第三代,可提升施工監理的數據可視化、智慧管理化、調度統一化水平,實現智慧測量的新突破。

高效率將創意轉化為產品,靠的是強大的軟硬件支撐。

共享工廠擁有軟硬件設備800台套、研發及生產專業人員1000余人,具備年產機器人產品2000台套的生產能力。百川集團在北上廣深等城市的200多個售后網點和物流團隊,也成為中小企業進入市場的保障。

引智借力打造強有力“聰明大腦”

一款新型機器人的樣機從概念到落地,僅用了三個月,這樣的速度,讓郭浩田連說“沒想到”。

郭浩田是河北佳定舒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去年,公司瞄准養老領域,計劃研發一款全自動助浴機器人。但由於是初創團隊,他們的想法隻停留在“紙面上”,項目一度停滯不前。

得知共享工廠啟用后,郭浩田第一時間取得聯系,並與共享工廠達成了合作。

根據郭浩田團隊的創意,共享工廠立即召集機械工程師,與郭浩田團隊共同完善設計圖紙,探討生產制造環節的細節並提出專業的修改意見。

“我們提供產品三維模型和描述設備想要實現的動作,工程師據此形成規范化加工圖紙,推動進入后續生產環節,幫我們少走了好多彎路,研發周期大大縮短。”郭浩田說。

機器人制造屬於技術密集型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決定了市場競爭力,但中小企業往往研發能力不足。

有共享制造,更有創新協同。依托百川集團的共享工廠擁有200多名創意、研發、設計人員,多項技術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不僅如此,還與北京、天津等7所高校成立創新生態聯盟,開展資源共享、創新互動、產業協同、人才交流、成果轉化。

專業的研發團隊加上高校的科研力量,共享工廠打造強有力的“聰明大腦”,幫助中小企業打通研發環節瓶頸,推動創意精准落地,為小幼苗長成參天大樹厚植創新沃土。

近日,唐山英萊科技有限公司會議室內,企業技術人員與河北工業大學專家團隊正對機器人環境感知控制系統項目所需設備進行確認。

“新項目將有效減少編程等環節人工操作,預計每年可實現增收3000萬元。”該公司副總經理趙治軍說,目前,項目已完成軟件功能開發,正在搭建中試產線。

在共享工廠的牽線搭橋下,英萊科技與河北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在人才引進、科技創新等方面獲得先發優勢。目前,公司已研發激光視覺焊縫跟蹤系統等6個系列10余種型號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達30%。

打造“聰明大腦”,百川集團已牽頭成立了河北省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創新平台,未來將共享工廠打造成為京津冀最具影響力的機器人產業聚集地,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同步躍升。

良好創新生態助力產業集群崛起

“五一”假期前,江蘇微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喜輝一直忙著新企業的注冊事宜。他打算把生產研發全自動炒貨機器人項目落戶在唐山高新區。

千裡北上,除了作為唐山人的情懷,鄭喜輝坦言,更有家鄉機器人產業創新生態越來越好的吸引,“我們首台樣機的制造就放在共享工廠裡做。”

吸引鄭喜輝的,還有唐山高新區“真金白銀”的支持——每年安排2000萬元預算資金,專項支持共享制造。其中,符合條件的企業每年可申領最高10萬元的“創制券”,用於產品樣機試制、首台套首批次加工、產品檢驗檢測等生產活動。

唐山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安海濤說,共享工廠模式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吸引外來機器人企業落地,提高機器人產業本地配套率,助力區域機器人產業加速集聚發展。

要實現這一目標,保障共享工廠穩定運行、構建完善創新生態尤為重要。

為此,唐山市搭建起線上機器人共享制造公共服務平台,幫助更多機器人中小企業注冊,在企業審核、合同簽約、“創制券”發放、技術研發、生產制造、發貨售后等環節優化服務管理,提高生產靈活性和協同效率。

4月30日下午,又傳來好消息。

當天,王孟昭迎來了幾位中國人保財險的客人,商討多日的“機享三保”機制終於敲定。

所謂“機享三保”,是唐山高新區管委會聯合中國人保財險為共享工廠企業量身定制的新型保險,針對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不同階段企業的研發過程進行保障,讓機器人企業想創新、敢創新。

“在這一機制下,政府為入駐共享工廠的企業購買保險。這意味著,機器人企業研發生產一旦失敗,將由保險公司賠付損失,減少企業的后顧之憂。”王孟昭表示。

在良好創新生態的滋養下,唐山機器人產業已實現規模化發展、全品類布局、多場景應用,機器人企業數量達151家,較2023年初增加76家。(記者賈楠、宋平、王育民)

短評

共享賦能制造,開辟發展新賽道

提到共享經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隨處可見的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等。當共享經濟遇見制造業,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可以看到,共享工廠與產業集群相輔相成、互利共贏。依托產業集群的空間集聚、產業生態優勢,共享工廠才能快速落地和規模化發展。而共享工廠又可以有效滿足產業集群內的共性制造需求,降低中小企業生產成本,帶動產業集群轉型升級。

我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礎已經具備,當前最主要、最緊迫的任務就是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大踏步前進,以此塑造發展新優勢、贏得未來主動權。

如何進一步激發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的發展活力?共享工廠模式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

清河依托工業互聯網打造柔性供應鏈平台,推動設備、技術、原輔料、款式、服務等資源共享﹔安平絲網、武邑金屬櫥櫃等產業集群探索加快培育發展共享工廠、集採集銷等新模式……共享工廠模式在我省一些地方已經有了積極探索。

省工信廳出台方案引導產業集群中小企業上雲上平台,發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制造、共享工廠等新型制造模式,參與大企業生產協作配套﹔省科技廳正編制起草支持共享工廠相關政策,將共享工廠納入科技創新券創新服務提供機構范圍……我省對共享工廠的支持政策也在逐漸完善。

共享工廠,發展勢頭令人期待。(賈楠、宋平)

(責編:楊文娟、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