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歌舞劇《情系塞罕壩》邊疆行巡演在北京啟動

5月17日,2024年國家藝術基金交流推廣項目大型歌舞劇《情系塞罕壩》邊疆行巡演項目在北京密雲區文化中心啟動,該劇同時被列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文化交流和密雲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活動月特邀演出。國家藝術基金委有關領導、專家,塞罕壩機械林場職工代表,密雲區委、政府、人大政協領導,演出單位河北民族師范學院領導及密雲區黨政機關400多名觀眾觀看了首場演出。
1962年,國家建設塞罕壩機械林場,經過塞罕壩三代建設者60多年的艱苦創業,把這裡變成擁有115萬畝的世界最大人工林場,成為我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范例、世界生態文明建設史上的典型。2017年12月5日,塞罕壩榮獲聯合國環保最高獎項—“地球衛士獎”。2021年9月27日至29日,塞罕壩榮獲聯合國防治荒漠化領域最高榮譽—“土地生命獎”。
歌舞劇《情系塞罕壩》以三代塞罕壩建設者的真實故事為原型,通過情景話劇+歌劇+舞劇等多種手段融合的舞台形式,藝術地再現了塞罕壩三代建設者聽從黨的召喚,肩負歷史使命,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帶著青春夢想,從各地來到塞罕壩機械林場。他們以堅韌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敗的擔當,在連續兩年造林失敗,面臨下馬風威脅的情況下,打響馬蹄坑會戰,取得了造林成功。本劇共分三幕:第一幕《牢記使命》、第二幕《艱苦創業》、第三幕《綠色發展》,共10個篇章。
該劇自2021年推出以來,先后在塞罕壩機械林場、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承德市、石家庄公演上百場次,先后榮獲承德市2021年度“文藝精品獎”獲獎劇目、河北省2022年度“舞台藝術精品”項目、河北省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教育部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綜合改革與精品建設項目“高校原創文化精品”、國家藝術基金2024年度傳播交流推廣項目。
啟動首演結束后,劇組將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庫爾勒市、尉犁縣,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等地巡回演出。(梁志青、邵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