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春到拒馬河,河北省淶水縣農民積極備耕——

“造地”復墾 搶抓農時(在現場)

本報記者 張志鋒
2024年04月13日08: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上庄村村民護砌地頭的水渠。

裝載機在整理地塊。
以上圖片均為本報記者張志鋒攝

河北省淶水縣,拒馬河河灘上多了忙碌的村民。記者再次探訪去年受暴雨洪澇災害較重的三坡鎮。

三坡鎮上庄村有農戶108戶,許多人靠種地生活。“馬上要種玉米、豆角,得趕緊先把地‘造’出來,不能耽誤農時。”上庄村農民董春科用袖子抹了一把頭上的汗,操起鐵锨挖土。

“造地”是咋回事?

去年夏天,當地遭遇暴雨洪澇災害,洪水把拒馬河河灘上的玉米地、菜園子等沖毀,表層土被洪水卷走,剩下一地石渣等雜物。

“山裡人跟地最親!”上庄村黨支部書記任全利說,村子地處太行山區,土薄地少。去年洪水剛退,大伙兒不等不靠,立馬干起來。村民把院子裡、街道上清理出的淤泥堆在村頭平地上,為來年造地備用,“一直干到11月才歇工。”

“為了不誤農時,今年正月十五剛過,我們結合縣裡‘民生服務日’活動,引導村民覆土造地。”三坡鎮一名干部劉晶說。山裡缺土,村民見到土就“撿”回來,把修路挖出來的土也“囤”起來。

“造地”現場,熱火朝天。推土機、裝載機在前面開路,平整河灘。10多名村民跟在后面清理石渣等雜物,打碎土塊,把地“刮”得平平展展。

董春科一锨一锨鏟土,把土鋪開,有40多厘米厚。“土鋪得厚實,庄稼長得壯。”董春科有1畝7分地,年年種玉米,“山裡‘造地’像燕子壘窩一樣,特別不容易。”

天氣回暖,幾趟忙活,有的村民開始冒汗。

董春友是泥瓦匠,他搬起石頭護砌地頭的水渠,“哪怕像草帽大的一片地也舍不得丟,能種些土豆。”

“村裡已經造地50多畝,今天按人口分給各戶,先種土豆、豆角。后續再恢復200畝,可以種玉米。”任全利說。

離開上庄村,沿河來到龍門鄉龍門村,一些村民在村口山坡上修復土地。村民王定國有1畝多地,在坡上分成3片,最小的一片隻能站下3個人,地邊石堰被沖出兩個豁口,他把散落的石頭撿回去砌好。“堵上豁口,就能保住這3片地,趕在4月底種玉米。”全村已修復80多畝土地,村民備好了玉米種子,“大伙兒憋著一股勁,把去年的收成扳回來。”

從三坡鎮到龍門鄉,拒馬河兩岸,隨處可見機械穿梭,村民們正忙著“造地”復墾,一幅春耕畫卷正徐徐鋪展開來。

“今年春耕,三坡鎮等山區鄉鎮帶頭修復水毀耕地,三坡鎮、龍門鄉已造地、修復土地600多畝。淶水縣其他水毀較輕的土地已修復2000畝,可以播種。”同行的淶水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說,“后續將繼續修復水毀耕地,讓農民有地可種。”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13日 04 版)

(責編:方童、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