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觀察】新質生產力如何強勁推動河北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石家庄4月11日電 (朱延生)世界鋼鐵看中國、中國鋼鐵看河北。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作為河北的傳統產業,河北將如何以新質生產力強勁推動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姜維看來,河北是中國鋼鐵產業布局最集中的地區,同時也是鋼鐵產業轉型升級任務最重、轉型力度最大、行動最堅決、成效最顯著的地區。
河鋼數字的數字智能廢鋼驗質系統界面。河鋼數字供圖
在河鋼集團舞鋼公司,一車車廢鋼正源源不斷送進工廠,通過機器視覺便可以對廢鋼車輛卸料過程實時抓拍、逐層採樣,借助智能識別技術和深度學習算法,對卸貨過程進行單層判級和最終整車判級。
河鋼數字的數字智能廢鋼驗質系統的應用,告別了傳統人工廢鋼驗質廢鋼摻假、人為錯判,感情影響判斷等諸多問題,真正實現所有驗質點統一標准,整個公司廢鋼判別統一標准,確保廢鋼驗質公平公正精准。
而這正是河鋼數字WeShyper(威賽博)工業互聯網平台諸多應用案例之一。
“在鋼鐵行業中,技術創新與應用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驅動力。”河鋼數字總經理申培介紹,WeShyper(威賽博)全面打造以數據+AI驅動的工業互聯網平台,依托設備、產線、生產、經營等各環節海量數據及平台算法能力,重構生產工藝流程,打造工業領域創新應用。
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宋向黨表示,河鋼數字通過建設軟硬一體服務新模式,實現工業泛在連接和邊緣智能需求,打造了多款工業智能硬件產品和配套工業軟件,形成了規模效應。
智能化是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式。
目前,鋼鐵領域數智創新已成為河北數字經濟的主戰場,全省鋼鐵行業兩化融合水平為64.5,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2.8%,居全省制造行業第1位﹔生產設備數字化率和數字化生產設備聯網化率分別為53.9%和59.8%,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2023年河北組建國內首個省級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聯盟,與鋼鐵企業開展一對一入企對接診斷活動。發布《2023年度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杰出技術供應商目錄》,簽署數字化領域合作項目近20億元。目前河北已形成了平台化設計、智能化制造、服務化延伸、個性化定制、數字化管理及網絡化協同6大應用模式,覆蓋29個應用場景,初步形成89個具體應用。
“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要以新質生產力理論為指導,加快構筑新動能、新優勢。”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鋼鐵工業處處長張曉輝介紹,接下來,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計劃從三個方面推進河北鋼鐵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首先是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高端化轉型。創新是新質生產力的集中體現,今年河北將落實《加快推進鋼鐵行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指導鋼鐵企業“一企一策”制定高端化發展方案,實施“揭榜挂帥”,打造一批“拳頭產品”。
其次是實施“河北綠鋼”行動,加快綠色化轉型。新質生產力本質上就是綠色生產力。河北要推出“綠鋼標准”、開展“綠鋼認証”、打造“綠鋼品牌”,同時落實好中國人民銀行、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7部門發布的鋼鐵行業轉型金融的指南,用金融賦能鋼鐵行業綠色發展。
最后是推進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作用之一,數字化轉型可以更好地支撐這一目標。接下來,在河北省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聯盟的支撐下,河北將建立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的相關標准和認証體系,打造一批數字領航企業,來引領和推動鋼鐵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