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市——
保護濕地促研學(新春走基層)
2024年02月24日09:0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月18日,河北省衡水市衡水湖,鳥群不時從空中飛過,變換著造型﹔蘆葦叢中,骨頂雞、灰鶴、蒼鷺等棲息、覓食,一派和諧之景。
“老師,衡水湖的鳥到底有多少種啊?”“這裡已經觀測記錄到334種鳥類。其中,有卷羽鵜鶘、白尾海雕、白頭鶴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21種。”來自北京、天津的約100名中小學生,在衡水湖濕地研學輔導員張玉的講解中,享受著奇妙的生態研學之旅。
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副主任劉振杰,從事生態保護工作24年,她向記者介紹了湖區的蝶變: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環境污染、過度捕撈,到2000年后建立濕地和鳥類保護區,再到2005年被納入全國濕地保護規劃。
近年來,通過實施濕地保護與恢復、禁漁和增殖放流、生態補水、環湖綠化等項目,衡水湖水質由劣Ⅴ類回升到Ⅲ類,大氣負氧離子含量可達4600個/立方厘米,水綠天藍、魚躍鳥翔的生態美景重現。2023年,衡水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確定為“人與生物圈自然教育基地試點”。劉振杰說:“優美的生態環境,成為衡水湖最大的名片。”
“近兩年,我們充分發揮衡水湖生態資源優勢,與世界研學旅游組織合作,推出以衡水湖濕地為主的生態研學游等。用情景化、故事化、沉浸式手段,打造了萬鳥迎春過大年、研學館裡過大年等場景,以及泛舟觀鳥、濕地知識學習等熱點項目。”衡水市濱湖新區文旅體中心辦公室主任李會龍說,“僅春節假期,就吸引京津地區3.5萬人次前來研學。”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24日 02 版)
(責編:方童、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