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京津冀協同發展這十年”系列報道

牽住“牛鼻子” 京津冀協同發展邁向更高水平

人民網聯合報道組
2024年02月23日07:30 |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小字號

“首都南大門”保定,中創燕園在這裡新擴建的廠房已完成裝修,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的專家每周都前來開展研發工作,這是“北京研發,保定落地”的一個縮影﹔

海河之濱,依托京津物流園在京津兩地間搭建高端智慧冷鏈物流商貿平台,為北京地區提供“從港口到餐桌”的便利化服務﹔

雄安新區,攜手京津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等重點產業鏈,引進央企二、三級子公司實現歷史性突破﹔

…………

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10年前的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將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10年來,三地牢牢牽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協同發展邁向更高水平。

重塑區域發展格局 產業對接協作“鏈起來”

唐山港曹妃甸港區,碼頭前船舶如梭,一排排集裝箱即將“登”船出海﹔堆場內車輛如流,進口貨物在這裡上岸入關……春節剛過,曹妃甸綜合保稅區已是一派忙碌景象。

憑借綜合保稅區等多個“金字招牌”,2014年以來,曹妃甸累計實施京津項目270個,總投資2037.22億元。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已經成為承接北京產業轉移的重要承載地。

北京巴威公司位於曹妃甸的高端裝備制造新基地項目已進入試生產階段。“搬遷不是簡單的平移和復制,還要在曹妃甸重新梳理、優化工藝流程,形成高效、科學、低成本的工藝布局。”巴威裝備制造唐山有限責任公司技術負責人張旗說。

示范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強化與示范區管委會混合編組聯合招商,持續在北京開展宣傳推介活動。

巴威裝備制造唐山有限責任公司廠房內景。呂瑞欣攝

2023年12月26日,天津武清,京津產業新城管委會宣布成立。

“京津產業新城確定‘3+3+N’的產業定位,即培育智能科技、生物醫藥、高端時尚消費等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壯大裝備制造、汽車及核心部件、新材料等3個優勢產業,搶佔未來智能、合成生物、新型儲能、前沿新材料等未來產業。”天津武清區委副書記、區長許穎悟說。

負責京津產業新城產業規劃的中關村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楊洋感觸頗深:“早晨從北京出發,坐高鐵再乘車到武清,僅用40分鐘,無論是產業鏈聯動、交通方面,還是園區配套服務等方面,武清已經和首都都市圈融為了一體。”

楊洋還建議,當前武清應該進行創新加速聯動、產業加速聯動、人才加速聯動,把未來產業提到全市共同發展的願景中來,讓生物制造、新型儲能等一批過百億級的產業集群在武清聚集。

疏解與承接,時空轉換之間,京津冀區域發展格局正在深刻重塑。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楊秀玲表示,2024年,要持續深化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充分發揮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引領作用,以“強鏈補鏈、集群培育、空間定點、生態完善”為發力點推進京津冀產業協作提檔升級。

優化公共資源配置 老百姓獲得感“多起來”

非首都功能疏解,不僅為產業協作提檔升級,而且為人民群眾帶來滿滿的獲得感。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北京的優質醫療服務,太好了!”看到妻子接受手術治療后日漸康復,石家庄市民李紅波輕鬆了不少。2023年夏天,李紅波的妻子被確診為脊髓海綿狀血管瘤。組織專家會診,遠程商定治療方案,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脊柱神經外科專家主刀……李紅波的妻子順利做了手術。而她就診的醫院,正是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和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共同建設的宣武醫院河北醫院。

宣武醫院河北醫院外景。馬宇新攝

“宣武醫院河北醫院是京冀兩地政府深化醫療衛生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的重要舉措。”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院長趙國光說,要引入更多先進的醫療技術、管理經驗、服務理念,讓廣大患者享受到更加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

隨著優質公共資源的磁力效應釋放,京津冀三地居民也擴大了“生活圈”半徑,提升了生活品質。

“科技與傳統文化竟然結合得如此完美!”在春節假期,河北滄州市民崔女士一家“打卡”了天津數字藝術博物館。

輕觸屏幕,就可以體驗將上層壁畫“擦”掉,欣賞下一層壁畫的神奇效果﹔在“沙池”上揮揮手,就會出現“湖泊”……在展覽互動點,崔女士10歲的兒子玩得不亦樂乎。

記者在採訪中得知,天津數字藝術博物館是由中國文化產業協會和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打造的新型數字文化體驗空間,自2023年5月正式開館以來,已成為北京優質文化藝術資源輻射直達津冀的新平台。

依托數字技術,京津冀加快文旅產業要素流通,實現文旅資源共享。博物館館長金鵬介紹,《發現敦煌》《硅基未來·科創生成》等數字展吸引了大量京津冀地區的觀眾,不僅將更多數字藝術資源分享給天津觀眾,也讓天津獨特的文博風貌被更多人知曉。

從醫療到養老、從教育到社保、從就業到旅游,非首都功能疏解為三地百姓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前不久,天津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持續在機制、平台、途徑、共享上找抓手求突破,拓展三地合作廣度深度,形成更多協同發展的新成效。

北京市京津冀協同辦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推動三地資源共享、互認互通、同事同標、高效協作、協同開放,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保衛藍天碧水淨土 生態環境持續“好起來”

“別來森林公園,因為你會愛上這裡。”北京市民陶女士“太愛待在沒有屋頂的地方”。“這裡的含氧量真的很高。”她說。

很難想象,讓陶女士如此痴迷的北京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曾經坐落著東方化工廠和“散亂污”企業。短短數年,從化工廠到“城市綠心”,這巨大的轉變是北京市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的生動縮影,也是城市副中心踐行污染企業調整退出的典型示范。

在2024年1月26日召開的北京市政府常務會議上,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被再次強調:要繼續保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機制不鬆、標准不降,把各項任務量化、細化、項目化、具體化,全力抓好任務落地實施。

“擴大環境容量生態空間,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合作”,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就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的7點要求之一。10年來,三地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厚植生態底色。

在天津,“一年至少一部生態環保法規”已不稀奇。當地先后制定生態環境、海洋、濕地等保護條例,大氣、水、土壤、機動車等污染防治條例。2021年11月,全國首部“雙碳”地方性法規《天津市碳達峰碳中和促進條例》開始施行。在一系列“組合拳”下,天津生態環境質量實現了全局性好轉。

家住石家庄市石府小區的資深攝影愛好者王汝春在拍攝照片。受訪者本人供圖

在河北,家住石家庄市石府小區的資深攝影愛好者王汝春從2014年起,堅持每天用相機拍攝天空,以鏡頭記錄這座城市的天空之變。“藍天照一年比一年多。”這些年,王汝春已積累了3000多張照片,見証了京津冀藍天保衛戰的勝利。

舍一時,謀長遠。北京“瘦身提質”,推動一般性制造業企業有序向外疏解﹔天津“強身聚核”,整治“散亂污”企業﹔河北“健身增效”,“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2023年數據顯示,北京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32微克/立方米,自2021年首次達標后連續三年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准﹔河北PM2.5平均濃度降至38.6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下降57.6%﹔天津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57%。

天津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志軍表示:“2024年,京津冀生態協同專題工作組將推進區域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採取更加有力舉措,爭取更多協同成果,努力打造綠色發展高地,推動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

疏解地的推力、承接地的拉力、產業鏈的引力,匯聚成京津冀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正讓京津冀協同發展蹄疾步穩邁進。

(趙明妍、付兆颯、朱延生、張靜淇、鮑聰穎、李博、孫翼飛)

(責編:林福盛、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瓣瓣同心︱主動接、優環境、加快轉……河北鹿泉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邁向千億目標
  人民網石家庄2月23日電 (朱延生)這裡有打破國外8英寸外延片壟斷的國內硅外延材料行業龍頭企業﹔ 這裡有在國際上僅次於日本京瓷公司,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的電子陶瓷領域龍頭企業﹔ 這裡還有國內唯一擁有LED外延、芯片、燈珠、成品燈具完整產業鏈條並能提供智慧城市智慧照明整體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 但你可能無法想象,這裡曾是華北地區重要的水泥生產基地,到處都是水泥廠、建材廠。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區,水泥建材業曾是支柱產業,佔據了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如今這裡已作為石家庄市千億級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集中承載地。…
牽住“牛鼻子” 京津冀協同發展邁向更高水平
  “首都南大門”保定,中創燕園在這裡新擴建的廠房已完成裝修,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的專家每周都前來開展研發工作,這是“北京研發,保定落地”的一個縮影﹔ 海河之濱,依托京津物流園在京津兩地間搭建高端智慧冷鏈物流商貿平台,為北京地區提供“從港口到餐桌”的便利化服務﹔ 雄安新區,攜手京津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等重點產業鏈,引進央企二、三級子公司實現歷史性突破﹔ ………… 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10年前的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將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