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新春走基層丨丹青“國寶”齊聚“冀” 文化“大餐”惹人愛

2024年02月07日10:33 |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小字號

“光影丹青”沉浸式體驗區。人民網 商帆攝

“光影丹青”沉浸式體驗區。人民網 商帆攝

人民網石家庄2月7日電 (商帆)2月5日早上8︰50,河北博物院門前已排起了長隊。9︰00准時開館,記者跟隨人流走進“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河北特展的“光影丹青”沉浸式體驗區。

“展覽即將開始!”播報聲話落,燈光漸漸暗下來,大幕上一幅畫卷徐徐展開,畫卷裡的魚“游出來”了,幻化成全幕的畫作。古箏聲漸起,仙鶴齊飛,山澗清泉潺潺流淌,撐船的漁翁在眼前劃向遠處,岸上的行人向亭中走去……傳統水墨丹青與現代數字技術深度融合,流散海外的40件古代繪畫精品呈現眼前,人在畫中游,名不虛傳。

“我是第二次來看這個展覽,最喜歡這個展廳!數字技術讓我與畫‘親密接觸’,讓流散在海外的畫回家,很感動也很震撼!這個文化‘大禮包’值呀!”約朋友一起逛展的趙洋說。

57歲的志願者講解員齊翠敏在講解。 受訪者供圖

57歲的志願者講解員齊翠敏在講解。 受訪者供圖

除了可沉浸式游覽之外,“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河北特展有哪些讓人意想不到的“驚喜”?

走進7號展廳,57歲的志願者講解員齊翠敏在觀眾的包圍中,正在細致講解“大系”的誕生記:“‘大系’編撰組歷時18年,利用最先進的攝影與圖像處理技術,對全球現今存世的12250余件(套)中國古代主要繪畫作品,留影存形並建立數字化檔案,使中國歷代繪畫初步完成從物質形態向數字形態的整體轉化。在此基礎上,‘大系’陸續編纂出版《先秦漢唐畫全集》《宋畫全集》《元畫全集》《明畫全集》《清畫全集》共計66卷226冊圖冊,涵蓋了絕大部分傳世的‘國寶級’繪畫珍品,成為迄今為止藏品收錄最全、圖像記錄最真、印制質量最精、出版規模最大的中國繪畫圖像文獻。本次展覽選取了其中精品打樣稿1100余幅。”

觀眾在逛展。人民網 商帆攝

觀眾在逛展。人民網 商帆攝

穿越千載的丹青,散落五洲的國寶,這些畫作的印刷打樣稿如今匯聚在一個展廳之內,讓人目不暇接,贊嘆連連。

“現在在我們面前的是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千裡江山圖》,現收藏於故宮博物院,是難得一見的‘鎮宮之寶’。它跟我們河北有著不解之緣。”作為特約導學員,正定縣梁清標研究會會長梁新順講道:“這幅畫曾由河北正定籍鑒藏家梁清標收藏於蕉林書屋。上面有梁清標所蓋的16個印章,這是經他鑒定后蓋章最多的一幅。”

“我見到書上說蕉林書屋曾是清代收藏甲天下的博物館。”帶著孩子來研學的北京市民曾女士問道:“那這座書屋裡有多少珍品呢?”

梁新順介紹,有專家統計,蕉林書屋蓄古書數十萬卷。其中經梁清標鑒賞收藏的法書108件,古畫511件,幾乎件件是獨一無二、震古爍今的藝術珍品,為中國繪畫藝術的保護傳承作出了重大貢獻。這次特展,集中展示了梁清標收藏的200多幅珍品名跡。

“龍年春節在即,除了獻上‘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河北特展這道‘硬菜’,河北省文旅廳謀劃推出了‘古城過大年’‘戲曲過大年’‘村晚過大年’等十大場景喜迎新春系列文旅活動。總數將達萬場以上,努力把更加豐厚的精神文化食糧送到百姓家門口,誠邀大家冬游河北過大年!”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新杰說。

(責編:方童、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這,就是回家的意義
  • 返鄉過年防疫小提示
  • 裸眼3D!“陸地航母”出征春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