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下半場“淘汰賽” 河北車企如何奪得先位?

人民網石家庄1月28日電 (朱延生)2023年中國汽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我國汽車產銷量首次突破3000萬輛,創下歷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市場佔有率超過30%。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一路高歌猛進,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汽車產業是河北的重要支柱之一。2023年河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如何?在以智能網聯汽車為代表的下半場競爭中,河北如何奪得先位?
長城汽車生產線。受訪者供圖
智能網聯,車企迎來定勝負的“淘汰賽”
2023年,對於車企來說並不好過。
2023年,持續13年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正式終止。特斯拉年初掀起的“價格戰”,成了持續整年的“消耗戰”,車企不得不通過主動降利,來吸引消費者購買。
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持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有率達到31.6%。這意味著,去年每賣出3輛車,就有1輛是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對傳統燃油汽車取代之勢已經形成。”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苗圩在2023第十八屆中國汽車產業論壇上表示,原來制定的2035年新能源汽車超過50%的目標,很可能在2025年,最晚到2026年就會實現。
毫無疑問,這一切都意味著,2024年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會更加“內卷”。
苗圩判斷,雖然上半場中國新能源汽車打得很好,但是決定勝負的還在於以智能汽車發展為代表的下半場競爭。
長城汽車相關負責人認為,隨著新能源市場勢能持續拉升、技術不斷深化以及消費者接受度不斷提升,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也必將迎來更大發展。
如何加快擴張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業務,贏得主動,不僅是每家車企的“必答題”,更是一場決定車企前途命運的“淘汰賽”。
后發趕超,布局森林生態體系
面對日趨激烈的產業“淘汰賽”,河北車企如何才能跑贏?
今年河北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鼓勵鋼鐵、裝備制造等企業‘走出去’,力促長城汽車巴西工廠建成投產。”
長城汽車相關負責人認為,“擁有體系化、生態化智能網聯技術體系,將是汽車企業決勝市場的關鍵。”
在布局上,長城汽車依托森林生態體系,已經完成了新能源、智能化兩大領域扁平化、網絡化、去中心化的全產業鏈布局。
其中,新能源方面,長城汽車構建了全球首創的新能源四驅混動技術體系(Hi4),並全面搭載在了哈弗、魏牌、坦克、皮卡品牌。
智能化方面,長城汽車全棧自研的Coffee Pilot智能駕駛系統,能夠實現從高速路到城市路的智慧領航功能。此外,長城汽車在智能座艙、智慧底盤等方面均有布局。
長城汽車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長城汽車將繼續以森林生態為支撐,全面發力新能源市場,構建全球品牌影響力,加速企業進階發展。
該負責人表示,今年,長城汽車將堅定不移地落地“生態出海”新模式,開拓更多海外市場,布局更多智能新能源產品,打造海外銷量新的增長極。
未來,長城汽車將在新能源賽道上持續推出更多新產品,提升新能源車型佔比,將Hi4技術體系導入到旗下更多車型,打造更加豐富的產品矩陣,滿足消費者多元化和個性化的需求。
同時,長城汽車將持續深化智能化發展,長城汽車Coffee·AI產品體系將穩步迭代升級,大幅提升產品整體性能,並覆蓋更多產品線。
創新經營,以使用權代替所有權
作為我國最早一批的車企,河北紅星汽車曾“照耀中國”,還走向過世界。
1966年,紅星汽車成功推出中國第一輛旅行車。1976年,代表中國參加德國汽車博覽會,被世界汽車權威人士譽為“東方美人”。
1992年,作為中央電視台《中國質量萬裡行》欄目制和“全國邊關行”指定用車,跑遍全國,分別連續行駛3.8萬公裡和5萬公裡沒有出現絲毫故障。
河北邢台紅星BOX1生產線。紅星汽車供圖
近年來,河北邢台為重振汽車產業夢想,2023年紅星汽車重獲新生。
“新紅星要打造新能源城市物流車新物種。”紅星汽車董事長劉海明介紹,紅星BOX1採用純電驅動、方正設計、裝卸貨方便,空間利用率高,專為城市配送物流運輸而生。
“2024年,紅星BOX1力爭達產3萬輛。2024年年中,也將推出面向海外市場的右舵車型。”他告訴人民網,紅星汽車明確了國內新能源城市物流車運營和國際整車銷售“兩翼齊飛”發展戰略。
面向國內市場,紅星汽車精准切入新能源城市物流車賽道,創新打造“研產供銷服”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體系,以客戶為中心,全面幫助客戶實現降本增效。在國外市場,將通過針對東南亞等地區進行本地化開發改造,拓展國外銷售市場。
“同時,我們緊跟市場需求,前瞻儲備了一批智能網聯技術,未來將根據行業發展趨勢及客戶需求,及時應用在新車型上。”劉海明表示,在這方面,紅星汽車已經做好准備。
他表示,未來三年,紅星汽車預計將在國內開拓超50個運營城市,實現近10萬台車輛運營規模,輻射數百家多類型客戶,抓住新能源汽車發展機會,通過准確的戰略定位及產品定位,將紅星再現輝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