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努力推動河北住房城鄉建設事業再上新台階

2024年01月23日07:13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努力推動河北住房城鄉建設事業再上新台階

砥礪奮進 頑強拼搏

努力推動河北住房城鄉建設事業再上新台階

石家庄市高鐵片區中央綠色體育公園城市更新項目。

石家庄市高鐵片區中央綠色體育公園城市更新項目。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河北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北重要講話精神,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認真落實河北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始終堅持迎難而上、真抓實干,推動全省住房城鄉建設各項工作落實落地,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在搶險救災和恢復重建中擔當作為

2023年主汛期,河北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密切關注雨情澇情,以汛為令,聞汛而動,各地城市排水防澇隊伍發揚能吃苦、能戰斗的工作作風,強化巡查值守,關鍵時刻晝夜奮戰,全力以赴保障城市安全有序運行。為應對台風“杜蘇芮”,河北省及時啟動城市排水防澇應急響應,各地積極落實塌壩降壩、在建工地停工、公園游樂設施關閉、低窪地帶預置排澇設備等措施,千方百計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涿州市遭受洪災后,河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第一時間啟動城市排澇跨區域應急聯動機制,調度協調各地住建部門派出精干力量,配足專業設備,緊急馳援,及時啟動應急備用水源,搶修地表水廠,修復供水、燃氣、供熱、污水處理等受損市政設施,抽排居民小區地下空間積水,幫助涿州盡快恢復正常生活秩序。組織石家庄、衡水、邢台等6市環衛部門出動作業人員700多名、設備500余台,支援涿州開展城鄉容貌環境整治,為群眾生產生活營造了良好環境。

入冬后,寧晉縣徐家河鄉宋家庄村李世新家暖意融融。2023年夏天洪水過后,李世新家的房屋受損嚴重,被鑒定為D級危房。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李世新蓋起了新房:木窗戶換成了鋁合金的,暖氣片改為地暖,入戶燃氣管也換了新的,一家人踏踏實實溫暖過冬。“身上暖和,心裡也暖。”李世新說。

在科學有序開展農房鑒定工作基礎上,入冬前,河北省受損農房修繕、加固和2023年度新建任務全部完成。入冬后,對已完工的修繕加固和新建農房持續開展“回頭看”,確保群眾安全溫暖過冬。受災地區住建部門提前謀劃2024年農房重建工作,為農戶提供安全適用、符合生活習慣、具有地方特色的設計方案,按農戶需求推薦有經驗的施工隊伍、建設工匠,指導農戶提前籌工備料,為開春大規模新建施工奠定良好基礎。

扎實推進住建領域投資項目

2023年,各地通過提高多孩家庭、高端人才等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降低首付比例,優化貸款提取政策等措施,有力支持個人合理住房需求。落實城市政府調控自主權,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2023年4月,剛入職唐山某企業1年的劉先生,在唐山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貸款中心申請到80萬元住房公積金貸款,買到心儀的住房。此前,唐山市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與繳存余額挂鉤。2023年4月,唐山市推出青年群體貸款政策,45周歲(含)以下繳存職工購買首套自住住房的,取消貸款額度與繳存余額挂鉤,最高可享受80萬元的貸款額度。劉先生符合條件,“唐山市的公積金政策很及時,解決了我們新入職職工的購房難題。”他高興地說。

搶抓國家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大機遇,精心謀劃實施一批補短板、惠民生、利長遠的市政項目,2023年,全省市政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16.2%。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積極組織開展政銀企對接,當好企業和金融機構的橋梁紐帶,2023年,54個綠色市政項目獲得127.3億元綠色金融支持。

大力促進建筑業綠色低碳智能發展,持續擴大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建設規模,2023年新開工201萬平方米,累計建設面積超千萬平方米。積極推動綠色金融支持綠色建筑發展,累計32個簽約項目獲得貸款432.6億元。搭建京津冀三地技術產品展示推廣和企業對接交流平台,在石家庄、邯鄲、唐山、邢台舉辦4次新型建材推廣交流活動,累計58家企業簽訂29項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助力綠色低碳建筑發展。

以科技創新推動建筑業轉型發展,保定、雄安新區作為全國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培育骨干企業24家,遴選試點項目62個,打造示范基地9個、BIM項目800余個,自主研發的建筑機器人在部分領域實現批量化應用。

科學有序開展城市更新

2023年,石家庄市高鐵片區中央綠色體育公園城市更新項目、石家庄市石煤機廠區城市更新項目、唐山市培仁歷史文化街區打造、滄州市大運河文化帶項目等城市更新項目驚艷亮相,尤其是石家庄市正太飯店保護性修繕,讓這座見証了省會發展史、歷盡滄桑的百年老建筑重煥榮光,成為網紅“打卡地”。

實施既有建筑更新改造、開展完整社區建設、打造活力街區、加快推動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2023年9月3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包含以上內容共九個方面重點任務,並通過完善存量用地政策、優化完善功能設施、健全多元化投融資機制等支持政策,推動城市更新行動。

實施城市更新的前提是做好城市體檢。河北省已在115個市、縣開展城市體檢,查找影響城市競爭力、承載力、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弱項。各地結合城市體檢結果,合理確定城市更新總體目標、實施路徑。同時,編制印發城市更新工作指南、規劃編制導則、工作衡量標准等標准規范,開展全省城市更新工作專題培訓,科學規范推進城市更新工作。

2023年以來,圍繞打造潔淨優美的縣城人居環境、舒適便利的縣城基礎設施和安全韌性的縣城保障體系三大提升行動,聚焦縣城建設的短板弱項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河北省各地通過樣板示范、片區突破、項目拉動,推動燕趙宜居縣城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魏縣將打通“斷頭路”與城市更新、環境整治、風貌提升等同步謀劃、一體推進,2023年,打通“斷頭路”9條、新建繞城公路1條,形成南北相連接、左右相貫通的棋盤式路網,做到拓通一段、提升一條、盤活一片,實現道路暢通有序、城市品質提升、廣大群眾受益。井陘縣傾力打造“幸福之城”“煙火之城”,環境差、違建多、安全隱患大的韓信市集實現華麗變身,建成的全民健身中心成為居民運動、休閑的“樂園”,將佔地65.7畝的金良河畔文化商業街打造成“美食+”為主題的體驗式商業街,居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用情用力保障民生

2023年6月10日清晨,湛藍的天空飄著絲絲白雲,陽光洒在石津灌渠文化公園的大片綠地上,空氣中散發著淡淡的青草味道。正是一年畢業季,一群將要幼兒園“畢業”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盡情地在草地上追逐、玩耍、拍照留念,歡樂的笑聲在空中回蕩。

2023年,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指導各地全面推進城市綠地開放共享,對樹下、草坪等綠色空間應開盡開,全省共開放共享城市綠地6136.4公頃,群眾見綠、近綠、親綠、享綠的生活需求得到進一步滿足。

立足民生辦實事。2023年,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持續用力,交上民生工程暖心成績單,全年共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816個,惠及居民25.7萬戶,相關小區供水、供電、供氣、供熱、排水、消防等基礎設施,以及養老、托育、快遞、健身等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加快棚戶區改造工程建設進度,全省開工棚改安置房14.59萬套、建成10.52萬套,推動棚戶區居民居住條件持續改善。各地以老城區、中心城區為重點,充分利用閑置地、廢棄地、公共建筑周邊城市空間,因地制宜規劃建設口袋公園,配置體育健身、休閑娛樂等配套設施,以及飲水、照明、道路、坐凳、垃圾箱等服務設施。全省共新建成口袋公園166個,有效拓展城市綠色空間,進一步滿足居民身邊的休閑游憩需求。

持續完善住房保障體系。2023年,全省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3.55萬套(間)、發放租賃補貼2.55萬戶,著力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問題。

始終將群眾溫暖過冬放在心上、抓在手上。2022-2023年度採暖季結束后,指導各地迅速投入到下一採暖季各項准備工作中,堅持“已病”“未病”同整治,認真開展冬季供暖問題“冬病夏治”,全面排查供熱設施問題隱患,集中檢修維護熱源、熱力站、供熱管網,整改供熱問題集中小區,大力實施供熱老舊管網更新改造,推動供熱設施安全運行水平持續提升。本採暖季以來,全力保障城鎮熱源熱網安全穩定運行,確保群眾溫暖過冬。

不斷提升農村居住水平

幫助住房最危險、經濟最困難的農戶解決最基本的住房安全問題,是實施農村危房改造的初衷,也是最終目標。河北省嚴格落實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住房安全保障長效機制,加強住房安全動態排查監測,對新增危房逐戶建立改造檔案,及時解決住房安全問題,確保動態清零。

在青龍滿族自治縣肖營子鎮柳樹行村,村民李雙奇的老房子因年久失修,在動態監測排查中被鑒定為危房。鑒於他家經濟比較困難,屬於低收入群體,該縣安排他們一家人在臨時性安全房過渡,並組織對其原來的危房進行改造。2023年,李雙奇夫婦和兩個孩子搬進了安全敞亮的新房。“沒有黨的好政策就沒有我們這漂亮的新瓦房。”住進新房子的李雙奇充滿感激,逢人就夸國家政策好。

2023年,蔚縣、沙河市成功入選中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井陘縣積極推動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項目建設,70個村庄被列入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河北省中國傳統村落達到276個,並全部實現挂牌保護。

近年來,河北省持續深化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加快推進傳統建筑活化利用、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挖掘傳承傳統文化,推動留住歷史記憶,留住鄉親、護住鄉土、記住鄉愁。

全力守牢住建領域安全發展底線

2023年11月27日,中國建筑業協會公布2022-2023年度第二批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名單,河北省雄安商務服務中心項目一期工程、冬奧會非注冊VIP接待中心工程、保定市關漢卿大劇院和博物館、河北工程大學圖書館4項省內工程,以及河北省企業承建的3項省外工程榜上有名,截至2023年底,河北省共有14項工程獲得2022-2023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近年來,河北省大力推動結構優質工程創建,鼓勵企業積極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引導企業加強質量技術創新,大力發展新型建造方式,提升創優工程質量水平。

以實際行動服務雄安新區建設,抽調全省技術骨干在新區開展月度抽查和“回馬槍”檢查,2023年共開展11輪質量抽查檢查,保持質量監管高壓態勢不放鬆,牢牢守護“雄安質量”。

堅持關口前移、預防為主,統籌推進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安全生產治理行動鞏固提升和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整治2023行動,強化全國兩會、汛期、歲末年初等重要節點安全生產專項檢查,聚焦深基坑、腳手架、高支模、起重機械、市政管溝等危大以及事故多發工程,逐企業、逐項目、逐設備開展排查,確保安全生產各項措施落實到位。推行軌道交通盾構作業區域和深基坑、腳手架、操作平台減員控員。突出農房恢復重建、有限空間、動火、基坑施工等“小施工”安全管理,加強技術指導,堅決防止“小施工造成大事故”。

結合河北省實際,將農村燃氣管道安全擺在突出位置,開展城鄉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全面推進“大起底”排查、全鏈條整治,組織各地檢查餐飲企業、學校、醫院、民政服務機構等用氣場所,以及燃氣經營、燃氣具及配件生產銷售等企業,點對點整改問題隱患,督促各地舉一反三,查找問題症結,整改一處隱患,解決一類問題,確保以點帶面取得實效,推動全省燃氣安全形勢有所好轉。

滄州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查處某公司未對燃氣設施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定州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查處某公司未按規定設置燃氣設施安全警示標志、正定縣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查處韓某某毀損燃氣設施……2023年,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持續加大違法行為查處力度,並向社會公開曝光45起燃氣領域典型違法案件,增強經營主體守法意識,形成有力震懾。

大力優化住建領域營商環境

2023年,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持續拓展住建領域電子証書應用范圍,34項涉企高頻行政許可事項全部實行電子証照。破除二級建造師執業壁壘,實現京津冀區域內互認。在全國首批試用住房公積金個人証明事項“亮碼可辦”,13項高頻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支持疏解人員使用北京公積金在雄安新區貸款購房。

持續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精准確定聯合驗收事項,規范聯合驗收,支持分期聯合驗收,石家庄、唐山、保定被列為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改革試點。

2023年11月2日,京津冀三地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主管部門在北京共同簽署《京津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協作框架協議》,針對跨地域、流動性的違法行為,京津冀三地開展專項聯合執法整治,強化執法力量整合和懲戒措施聯動,形成聯合執法合力。此前,京津冀三地統一開展了打擊建筑垃圾偷運亂倒行為專項治理“零點行動”,有效提升三地交界地區城鄉環衛水平。此次通過簽訂協議建立的執法協作制度,將破解三地交界地帶執法難題。

不斷規范住建領域執法行為,制定發布全省住建系統行政裁量權基准及適用規則,對行政處罰等7類執法種類、953項執法事項明確了裁量權基准。推行輕微不罰、首違免罰的柔性執法,鼓勵當事人主動糾錯、自我糾錯、消除或減輕社會危害。制定不予實施強制措施清單,對建筑工地繼續實行“慎停工”執法,助力加快項目建設。

2024年,揚帆起航再出發

錨定新目標,奮進新征程。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屆四次、五次全會部署,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全省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貢獻力量。

全力抓好農房重建這件頭等大事,完成2.16萬戶災后農房恢復重建任務,加強建房過程抽查檢查,確保受災群眾住上放心房、安全房。同時,及時將新增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納入農村危房改造,確保動態清零。

用足用好增發國債支持政策,認真落實加快推進增發國債項目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開工建設的九條政策措施,在保障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城市排澇能力提升項目、市政設施災后重建項目建設。

立足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新形勢,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謀劃一批片區更新項目,打造一批城市更新范例。做好城市體檢,在城市更新上對症下藥。持續改善群眾居住條件,改造老舊小區827個,建成棚改安置房7萬套。

持續推進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和安全保障三大提升行動,打造潔淨優美、舒適便利、安全韌性的燕趙宜居縣城。實施縣城重點片區突破,總結推廣成熟經驗,帶動全省縣城建設水平整體提升。繼續打造綠色生活空間,建設口袋公園157個。科學設定開放共享區域,實現建成即共享。

大力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省級智能建造骨干企業,推進建筑機器人、減隔震、新型建材等應用。持續擴大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規模,推動城鎮新建建筑繼續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准。

堅決防范住建領域風險隱患,深化燃氣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繼續組織開展燃氣安全暗訪檢查和專項執法檢查,推動末端責任落實。持續深入開展建筑施工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推進深基坑、腳手架、操作平台和盾構作業面減員控員,強化高支模、起重機械等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以及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等重點領域安全管控措施,總結推廣對雄安新區在建工程“回馬槍”抽查、差別化監管做法,引領全省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水平持續提升。(郭曉麗、劉坤、王寶鬆、周珊、陳鵬、許亞強)

(責編:楊文娟、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這,就是回家的意義
  • 返鄉過年防疫小提示
  • 裸眼3D!“陸地航母”出征春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