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建大數據平台,實時監控農民工工資發放
預警欠薪風險 快速處理隱患

“石銅路快速連接工程人工費用未撥付,請盡快處理!”不久前,河北省石家庄市勞動監察局農民工維權科科長溫軍燕,在工作中收到一條平台預警信息。
人工費用是建設單位向總包單位專用賬戶撥付的專項用於支付農民工工資的工程款,如未按時撥付則存在欠薪風險。溫軍燕立即通過大數據分析決策平台向項目聯系人發出預警短信:你公司存在未按時撥付人工費行為,責令5個工作日內整改完畢。隨后,她又給建設單位打去電話,提醒對方及時整改,並准備好工資支付台賬,配合上門檢查。
兩天后,石家庄市勞動監察保障員准時上門督導檢查。建設單位很快按照相關要求向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撥付了人工費用,並向石家庄市勞動監察局提交了轉賬憑証和整改報告。
為提升欠薪治理能力信息化水平,石家庄市將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台與自主研發建設的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雲平台、市勞動保障監察信息平台進行鏈接、整合,組成了石家庄市勞動監察局大數據分析決策平台。該決策平台不僅匯集了來自三大平台的欠薪投訴線索,而且通過數據共享,可實現線上監控、分析研判,及早發現潛在欠薪風險,變事后治理為事前預防。
深藍色界面,實時滾動更新的數據、自動生成的案件辦理分析圖表……在科技感十足的大數據分析決策平台大屏上,中間位置的視頻監控畫面不斷切換。“決策平台目前接入了全市重點在建項目的視頻數據,供工作人員隨時監控”,溫軍燕說,“畫面中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工作人員可在第一時間聯系施工方,趕往現場。”
通過賬號注冊,全市各建筑單位、建設項目、農民工信息等全部接入了決策平台,平台可對其薪資發放等情況實施實時監控。與此同時,決策平台與公安、稅務、社保、銀行等單位的數據實現共享,不僅可以在欠薪事件發生后快速進行信息核對,還能在欠薪事件發生前進行預警。
記者看到,決策平台的預警項目包括項目信息、項目實名制、考勤、勞動合同、人工費、銀行代發異常、專戶錯誤、企業社保欠繳等18項。任何一項出現異常可能導致欠薪風險的,平台都將快速預警。
石家庄市勞動監察局局長施鋼透露,自2021年9月該決策平台上線一年多來,通過預警系統監控,前置監管工作,先后解決欠薪隱患4.5萬余起,處置拖欠工資類案件4308件,累計為3.49萬余名農民工追回欠薪3.15億余元。
“下一步,我局將推動與信訪、12345政務信息投訴等部門建立對接,聯通省人社行政執法監管系統,進一步完善數據匯集、工程項目欠薪線索自動推送功能,深入解決農民工計薪結算不准確、農民工維權証據缺失、末端執法處置困難等問題,充分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施鋼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10日 13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秦皇島:向海圖強 國際一流旅游城市漸行漸近
- 思想之旗引領航向,新征程上開啟新篇。回眸2022,河北實干篤行,不負人民。奧運健兒在“雪如意”賽場一飛沖天,晶瑩剔透的冰雪五環見証奇跡﹔石家庄至北京實現了1小時通達,“軌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初步成型﹔數字經濟規模達1.39萬億元,科技強省建設不斷實現新突破…… 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找准黨中央戰略部署與河北實際的結合點,1月3日起,人民日報客戶端河北頻道、人民網河北頻道共同推出“特別策劃·詞說燕趙——回眸2022系列報道”。報道針對河北十一地市及兩個省直管市,用一個關鍵詞盤點一地過去一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亮點。 今天的報道關注秦皇島,關鍵詞為:國際一流旅游城市。…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