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西蘭花—棉花一年兩熟種植模式在河北示范成功

2022年11月22日08:08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西蘭花—棉花一年兩熟種植模式在河北示范成功

  防治棉花黃萎病的綠色防控新技術模式

西蘭花—棉花一年兩熟種植模式在河北示范成功

11月18日,在邯鄲市成安縣沃欣棉花種植合作社的2000多畝棉田裡,朵朵棉花潔白耀眼,農民們正在忙著摘棉花。望著豐收在望的棉花,合作社負責人王振堂喜上眉梢。“真沒想到,西蘭花—棉花一年兩熟種植模式效果這麼好,不僅預防了棉花黃萎病,解決了我們植棉最大的心病,每畝還能多收3000多塊錢,真得感謝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枯黃萎病防控團隊的專家們。”

  棉花黃萎病是棉花“第一大病害”,傳播途徑廣,棉籽、病株殘體、土壤、肥水、農具等多種媒介都可傳播,輕者葉片失綠變黃,蕾鈴脫落嚴重減產,重者整株成片死亡,絕產絕收。在生產中,常規的輪作倒茬、化學藥劑等技術防治效果都不明顯。

  為確保棉花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近年來,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枯黃萎病防控崗位科學家、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馬平帶領團隊開展了棉花黃萎病的發生規律和綠色高效防治技術研究。他們跳出僅僅關注棉花單一產業和病害防控的傳統思維,借鑒國外利用十字花科類作物,如西蘭花、油菜、芥菜等植物殘體,防治植物土傳病害的經驗,通過大量的試驗數據和田間調查,在國內首次提出並建立了防治棉花黃萎病的綠色防控新技術模式——西蘭花—棉花一年兩熟種植模式,利用西蘭花與棉花輪作來攻克棉花黃萎病。

  馬平介紹,這種模式能夠有效降低土壤中棉花黃萎病病原菌的數量,改善土壤養分,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樣性,使土壤朝著健康型方向發展,達到有效防治棉花黃萎病、增加棉花產量的效果。

  通過在成安、曲周等植棉大縣試驗示范,西蘭花—棉花一年兩熟種植模式優勢不斷彰顯。據統計,此模式在不同抗性棉花品種上對黃萎病的防效為45.5%至98.9%,與沒種植西蘭花的夏播棉相比,每畝可增產18.4%至31.4%。從經濟效益來看,西蘭花—棉花一年兩熟種植模式每畝總收入可達5900多元,與單獨種植夏播棉相比,效益大幅提高。

  相關專家認為,該模式具有高產出、可重復、可持續等優勢,可保障棉花綠色生產和生態環境安全,提高棉花產業綜合效益,達到穩定棉花種植面積、促進棉田主產區生產方式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的目的,可以在適宜棉區推廣應用。(記者趙紅梅)

(責編:李哲、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滄州)中小企業合作論壇
  • 常懷"趕考"之心 在新征程上接續奮斗
  • 探館vlog:走進保定博物館、美術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