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雨后西柏坡,艷陽高照,鬆柏蒼翠。柏坡嶺下的紅旅小鎮上,大型沉浸式實景演出《夢回西柏坡》正在上演,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觀看。“最后的一碗米用來做軍糧,最后的一尺布用來做軍裝,最后的老棉被蓋在擔架上,最后的親骨肉送去上戰場……”一系列革命歷史故事情景再現,令觀眾們感動不已,現場掌聲如潮。“我是第三次來西柏坡了。在這裡,我們深深感受到革命先烈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老區人民的家國情懷。”來自石家庄的游客梅林說。
“我在剛才的演出裡面扮演馬車夫。”西柏坡村65歲的老黨員閆上青說,“我16歲時趕馬車是為了討生活,現在趕馬車是為傳承西柏坡精神。”
革命聖地西柏坡,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在這裡指揮了三大戰役,指導革命取得全國勝利,“新中國從這裡走來”。在西柏坡這段波瀾壯闊的革命實踐中,孕育形成了以“兩個務必”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
近年來,石家庄市和平山縣持續加強革命舊址保護,挖掘紅色文化內涵,創新模式講好紅色故事,大力弘揚西柏坡精神。
盛夏時節,來西柏坡紀念館參觀學習的觀眾絡繹不絕。在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朴素的文物訴說著解放戰爭時期的崢嶸歲月,展示著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在紀念館展廳內,觀眾用手機點開“西柏坡紀念館”微信公眾號,掃描展現土地革命的油畫,便能查閱珍貴的影像資料。
在西柏坡鎮北庄村打麥場上,《團結就是力量》主題演出同樣人氣火爆。79年前,革命歌曲《團結就是力量》從這裡唱響,傳遍神州大地。近年來,北庄村著力構建以紅色觀光旅游為主,以休閑農業、家庭手工業、光伏等為補充的產業體系,鄉村振興煥發新活力。走進“團結就是力量”村史館,人們參觀學習北庄村的光榮歷史﹔在村電商直播助農惠農展銷基地,紅色文創產品、非遺手工特色產品構建起線上線下展銷體系﹔“團結北庄布藝坊”“古月豆腐坊”的技能培訓,助力村民就業增收。2021年,北庄村村集體收入由過去的幾萬元增加到120余萬元,村民的人均年收入由1.2萬元增加到2萬元以上。
“咱西柏坡人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我們會把紅色故事繼續講下去,傳承好紅色基因!”閆上青說。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13日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