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徐水:支部引領拓富路 百年梨鄉綻新顏

大紅油桃挂滿枝頭。 李倩攝
金燦燦的黃桃擠滿枝頭,紅彤彤的櫻桃圓潤飽滿,綠瑩瑩的葡萄、鴨梨生長正歡……6月29日,雨后放晴,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東史端鎮梁庄村採摘園清涼宜人,生機盎然。游客們提籃採摘,品嘗果子的甘甜與脆爽。
據悉,梁庄全村500多戶家家有果園、人人會剪枝,果樹是農民重要收入來源。隨著市場變化,在歷屆村黨支部引導下,近年來,該村種植結構、管理模式和營銷方式也逐步調整和優化。
“品種由一種變多種,除傳統的梨樹外,增加了蘋果、蟠桃、油桃、雪桃、葡萄、海棠、櫻桃﹔採收由一季變三季,露地種植+設施栽培,夏秋冬三季有果﹔種植由分散到集中、粗放到科學,培育了一批產業龍頭和科技示范戶﹔銷售由趕集吆喝變來人採摘、網購快遞,也帶動了村裡的運輸和服務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殷建民說起變化,如數家珍。
絲網柵欄上,噴繪展板分外醒目,果品名稱、圖片、營養價值、聯系電話、微信一應俱全。63歲的許桂財正在園子裡整理蘋果套袋、清理樹間雜草。老許年輕時就跟隨父輩侍弄梨樹,前些年由村裡聯系,又引種“紅色之愛”蘋果、錦繡海棠、奧弘紅梨果苗。施牛糞、豆餅,噴生物農藥,果子純天然、口感好,配上富有文藝范、親情感的名字,引來眾多游人採摘。“果兒不愁賣,5畝果園每年收入七八萬元。”許桂財信心滿滿,和村干部商量,准備再流轉幾畝土地栽果樹。
據殷建民介紹,在保障糧食生產前提下,該村挖掘閑散、低效土地資源,穩步擴大果樹種植規模,打造300畝優質果品採摘基地。修繕採摘路、景觀牆,植綠種花,完善農業設施,建起村標牌樓。根據農戶需求,該村會同鎮政府組織技術培訓、品種更新,指導大伙拓展網上網下營銷渠道。微信朋友圈推介、購貨商和食客口口相傳,果品基地的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高。花香伴著果香,美景育出美食,每年數千名游客到梁庄村觀光賞景、休閑採摘。(李穎、李倩、劉柯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