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中考改革 影響幾何

2022年06月20日10:09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考改革 影響幾何

地理、生物學等均列為考試科目,總分增至800分——

中考改革 影響幾何

近日,河北省教育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的通知》,提出全面建立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將畢業考試和升學招生考試合二為一,堅持“全開全學、全科開考”,地理、生物學等均列為考試科目,總分增至800分。

  這些中考改革措施,對學生和學校有何影響?未來,初中學生該如何學、學校要怎麼教?記者進行了採訪。

  新中考是否增加學生學業負擔?

  “2022年入學的初一學生,2024年進行地理和生物學筆試、生物學實驗操作技能考試、信息科技考試,2025年進行其他科目的考試……”看到這條消息,滄州的杜小偉心頭一緊。作為小學六年級學生家長,她此前一直關注小升初的信息。“我家孩子正好趕上中考調整,往后考試科目多了,那不得更拼了?”

  同樣受觸動的還有初一學生家長。石家庄裕華區劉女士說:“從我們孩子這一屆開始,中考體育由30分增加到50分,為了拿到這50分,我天天陪著孩子練長跑。中考每一分都很重要,將來再加科目,更得全力以赴。”

  “一邊說‘雙減’,一邊又增加考試科目,這到底是減還是加呀?”杜小偉疑惑。

  對此,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河北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重點考慮了如何處理‘全科開考’和‘減負’的關系,防止增加學生學業負擔。”這位負責人介紹,通過考試內容調整、難度控制、時間安排及考試組織方式的改變,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和考試壓力。

  在考試方式上,根據學科性質和特點,分類採取書面閉卷筆試、書面開卷筆試、聽力測試、實驗操作等不同方式﹔在考試次數上,通過初中畢業考試和升學考試“兩考合一”,實現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試,減輕學生重復備考的負擔和壓力﹔在考試時間上,按照“學完即考”原則,將地理和生物學筆試、生物學實驗操作技能考試、信息科技考試安排在八年級,減輕學生在畢業年級集中備考的壓力。

  與開考科目數量相比,考試的難度是更大的壓力。為此,河北省在考試內容上,將提高命題質量,減少單純記憶、機械訓練的內容,注重考查學生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關注綜合素質和學科核心素養。

  初中階段,從孩童到青春期,正是學生的心靈最敏感脆弱的階段,健康成長、在全科目學習和實踐中認識自我興趣與特長最為重要,然而一些學校卻形成了“不考不教、不考不學”的傾向。對此,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學校長夏強認為,本次改革將國家課程方案所設定的科目均列入學業水平考試的范圍,有利於引導學校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的每門課程,確保學生達到國家規定的學業質量標准。

  地理、生物學進中考的“保定實踐”

  保定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負責人楊光介紹,地理、生物學進中考,保定已堅持多年。改革初衷,是高中教師發現,由於結課時間早、並且不是中考科目,學生這兩個科目普遍基礎薄弱,在高中課堂上,需要先補初中知識,再學習高中內容。

  “中考增加生物學科考試,對於初中生物學教學和學生學習生物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保定市第一中學生物教師楊晨認為,生物是科學領域的重要學科,對於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農業科學、醫藥科學、環境科學及其他有關科學和技術的基礎。

  受疫情影響,自2020年開始,保定市取消了之前的中考生物學自主命題考試。楊晨發現,這兩年進入高中學習的學生與之前的學生相比,在生物學科的多個維度有比較明顯的差距,尤其體現在科學探究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方面。

  “中考增加對生物科目的考試有利於實現對新高考選科的銜接。”楊晨說,“2018年,河北省正式啟動新高考綜合改革,選科是其中的核心內容之一。在新高考選考6科中生物學科選科人數位居前列,影響范圍廣。中考增加生物科目的考試,有利於學生生涯發展規劃,實現對新高考選科的銜接。”

  同樣興奮的,還有楊晨的同事、地理教師潘敏。“近幾年,我們學校選地理的學生每年佔到總數的一半左右,說明地理科目比較受學生的關注,而初中地理學習扎實的學生,因為有一定基礎,接受程度快,適應能力強,理解又快又准。”

  對於家長們擔心增加學業負擔的焦慮,潘敏認為,初中地理知識相對基礎,隻要端正學習態度,提高課堂效率,基本都能掌握。同時,她也希望在命題方面真正做到注重學生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的考查。

  教師隊伍建設亟待提速

  面對新中考,初中學校面臨哪些挑戰?需要如何調整?

  唐山市第四十九中學校長劉素芸認為,挑戰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實施素質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二是開齊開足開好各門課程,合理安排教學進度,確保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業質量標准﹔三是加強教學條件保障,完善實驗室建設,加大校長、教師培養培訓力度,全面提升教書育人水平。

  首當其沖的是師資結構性短缺。地理、生物學與語文、數學、外語相比,屬於小學科,高校招生培養規模小,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不足,初中學校裡精銳的師資都向中考考試科目靠攏,這兩科普遍偏弱。楊光回憶,保定市剛實施改革時,相當一部分學校也面臨師資短缺,有的校長甚至走上了地理、生物課的講台。

  如何盡快提升這兩個學科的教學水平?楊光建議,在省級、市級教師培訓方面,結合中考改革,加大對地理、生物學教師的培訓。

  夏強表示,縣級教研員應充分發揮指導作用,通過教研、培訓,幫助教師提高講課效率,實現專業化發展,提升教師整體素質。

  “新的中考政策下,實驗分值在增加,實驗教學也應該得到應有的重視。”夏強說,比如學生在生物學實驗操作中,完整流暢完成洋蔥切片實驗,不僅提升了動手能力,還提高了科學素養。

  “實驗教學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有利於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培育學生的興趣愛好、創新精神和科學素養。”夏強認為,新中考將物理、化學、生物學實驗操作考試計入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總成績,並且佔到20分,能夠引導學校重視實踐環節的教學訓練,完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興趣。

  以前,受中考指揮棒的影響,為了取得好成績,教師和學生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於學習學科知識和做練習題,如此一來,教學中用於實驗教學的時間和精力就很少了。加之擔心損壞實驗設施和器材,同時也擔心學生的安全。教師對實驗課程的態度相對保守,形成了“做實驗不如講實驗”“做實驗不如播放實驗視頻”等觀念。

  近年來,隨著對城鄉義務教育的持續關注和財政投入的增加,河北省初中的教學條件有了較大的提高,實驗室建設已初具規模。“接下來,學校應重視實踐環節的教學訓練,完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夏強說。

(責編:商帆、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滄州)中小企業合作論壇
  • 常懷"趕考"之心 在新征程上接續奮斗
  • 探館vlog:走進保定博物館、美術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