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景點游"邁向"全域游" 河北磁縣:文旅融合激發千年古城發展新活力

磁縣開河馬頭景區游人如織(資料圖)。 磁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石家庄8月4日電 夏日的夜晚,在河北省磁縣滏陽河畔的開河馬頭景區,沿河古建筑錯落有致,彩虹橋絢麗多姿,水景交融,好似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逛開河夜景、品漕運文化、聽磁州懷調、嘗特色美食……開河馬頭作為冀南地區唯一以漕運文化為主題的景區,自2020年9月建成投用以來共接待游客320余萬人次,成為熱門旅游度假目的地,也是磁縣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個亮點。
“大力推動文化與旅游、康養深度融合,激發磁縣旅游產業發展新動能。”磁縣縣委書記陳珍禮說,依山傍水的磁縣,有著山水文化、歷史文化、紅色文化、科創文化等獨特文化資源優勢。近年來,磁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強力推進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從“景點游”邁向“全域游”,走上了文化熱、旅游火、百姓富的轉型發展之路。
激活青山綠水潛力
溢泉湖環湖生態綠廊。 磁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夏日的溢泉湖環湖生態綠廊,碧波浩渺、綠翠環繞、鳥語花香,風景如詩如畫。
“溢泉湖作為磁縣山水文化資源代表之一,投資5.6億元精心打造了‘一廊八景四片’生態治理新格局,四季皆是美景,成為鳥兒樂園。”磁縣溢泉湖風景區管理處負責人說,將綠色生態的山水文化融入文旅之中,已是磁縣的特色標簽。
山和水是磁縣的“基底”,是磁縣的寶貴財富。利用在四省交界區域集“山水林田湖草”為一體的獨特生態優勢,磁縣做強生態旅游產業。
巍峨太行秀青山,蜿蜒百裡嘆天塹。沿著新修的慈興大道驅車駛向西部山區,一路美景盡收眼底,路的盡頭就是當地知名景區——天保寨。天保寨景區有129師紅色遺址,“睡美人”山與“觀天佛”山奇景交相輝映,“林海”“花海”遍布。
“過去交通不便,山區旅游資源沒有發展好利用好。隨著旅游道路建設,將深藏於山區腹地的旅游資源挖掘出來。”天寶寨景區負責人說,發展生態旅游,吸引山外游客慕名而至,實現了山區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喚醒“沉睡歷史”資源
磁州水墨園。 王志勇攝
胡人陶俑、古羅馬金幣、精美壁畫……走進磁縣北朝考古博物館,館藏的千余件珍貴文物,向人們展現了東魏北齊時期胡漢民族交流大融合的歷史文化。作為北朝時期重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磁縣有著豐富的歷史遺存,境內有北朝皇陵遺址134處,全國罕見。
“投資1.66億元的北朝考古博物館於去年9月對外開放,以北朝文化為主題,建筑面積約12000平方米,共有三層,展廳約4000平方米。”據館長李江介紹,館藏文物均系出土的東魏北齊時期珍貴文物,博物館的建成讓文物“活起來”,重現了北朝文化,增進了游客認知。
磁縣是磁州窯的故鄉。據了解,為充分展示和弘揚磁州窯文化,在建成磁州窯博物館基礎上,磁縣又投資18億元,歷時10年精雕細琢,以磁州窯文化為主題,建造了磁州水墨園。亭台樓閣、飛檐斗拱、小橋流水,走在整潔的青石板路面上,一步一景,濃濃的文化氣息扑面而來,來此游玩的游客無不為磁州水墨園的獨特魅力所折服。
“磁州水墨園集文化、旅游、賞景、磁州窯文化研學為一體,兼具“北國雄風”和“情景江南”意境。”磁州水墨園負責人介紹說,水墨園分入口商業區、文化體驗區、觀光游覽區、研學教育區、溫泉度假區等五大核心版塊,“我們將借助水墨園,傳承和發揚磁州窯文化,重塑磁州窯品牌!”
彰顯老區紅色底蘊
游客在磁縣天保寨景區花駝村129師兵工廠參觀。 呂紅燕攝
抗戰地圖、長槍短炮、電台……在太行五區第一兵工廠陳列館裡,一幅幅珍貴的老照片,一件件稀有的老物件,把人的思緒拉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讓人在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同時,從中汲取前進的力量。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后,來黨史館接受黨史學習教育的游客不斷,周邊縣市區特別是團隊游比以往明顯增多。”直南黨史館講解員王小萌介紹說。
同樣,磁縣滏陽河畔的子清灣也吸引了不少游客。這裡將“紅”色元素融入滏陽河生態修復建設中,新建了以共產黨員王子清命名的“子清灣”景點,同滏陽河沿岸景點“開河遺韻”等形成了一條紅色、民俗等相互交融的完整旅游線路。
磁縣是邯鄲紅色革命的搖籃和發祥地。據介紹,該縣立足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優勢,以紅色遺跡為核心,以旅游為載體,精心打造了直南黨史館、中共直南第一黨支部紀念館、“子清灣”、躍峰渠險峰渡槽施工遺址、太行五區第一兵工廠陳列館等紅色精品景點,以“紅色旅游+”的方式,將紅色旅游與生態旅游、休閑度假游有機結合,實現紅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此外,磁縣還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史學習教育,組織動員廣大黨員干部體驗“紅色之旅”,讓磁縣的黨史學習教育變得更加生動、更有特色。
做強文創精品產業
游客在邯鄲方特國色春秋主題樂園游玩。徐家鵬攝
“在欣賞園區美景的同時,還可以體驗高科技項目,感受中華成語魅力。”在邯鄲方特國色春秋體驗“成語童話”項目的游客李曉冉贊不絕口。
“作為國內首個‘中華成語文化’為核心元素的文化高科技主題樂園,以逼真、形象、刺激的高科技藝術再現了經典神話和成語文化。”邯鄲方特國色春秋負責人楊國棟介紹,綜合運用聲、光、電、數字等領先技術,讓游客體驗科技與文化深度融合的精彩魅力。
為促進文旅產業量質齊飛,磁縣推進科創文化產業發展,建設了一批引領性強、具有標志性的重大文化旅游項目。
走進“光熱+”綜合開發項目現場,作為第六屆河北省旅發大會觀摩點之一的水世界,正在加緊建設中,接待中心主體框架基本完成,水世界建筑鋼構主體已初見雛形。投資50億元的“光熱+”綜合開發項目與邯鄲方特國色春秋毗鄰,猶如一對“姊妹花”並蒂而放。
“以室內‘親水’和‘冰雪’內容為主題,利用新能源與新科技,建設四季恆溫室內水世界、‘速度與激情’冰雪館,給游客提供一日四季的嶄新體驗。”該項目負責人說,項目建成后將填補冀南冬季旅游和水上項目的“空白”,也將成為磁縣新的經濟增長極。
隨著一批重大文旅項目的投效,文旅產業呈現加速發展、提質升檔的良好態勢,成為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引擎、新動能。近兩年來,磁縣已累計接待游客800余萬人次。(楊文娟、董建華、齊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