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北频道

三家独角兽企业成长记

2025年11月25日09:18 | 来源:河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三家独角兽企业成长记

11月7日,首钢智新电磁材料(迁安)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生产线。本报记者 师 源摄

11月7日,首钢智新电磁材料(迁安)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生产线。本报记者 师 源摄

10月30日,工人在京西智行张家口工厂生产车间作业。 本报记者 耿 辉摄

10月30日,工人在京西智行张家口工厂生产车间作业。 本报记者 耿 辉摄

10月31日,君乐宝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在车间作业。 本报记者 史晟全摄

10月31日,君乐宝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在车间作业。 本报记者 史晟全摄

整理/本报记者 潘文静 制图/孙 涛

整理/记者 潘文静 制图/孙 涛

独角兽企业是世界级创业生态的标志。区域的独角兽企业越多,代表它的创新能力越强,创业生态越完善。

胡润研究院今年6月发布《2025全球独角兽榜》,河北有五家企业榜上有名,数量较上年增加一家。此次评选的独角兽企业,是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

河北独角兽企业数量为何能实现稳定增长?营商环境对企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近段时间,记者深入探访上榜的君乐宝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钢智新电磁材料(迁安)股份有限公司、京西智行张家口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张家口京西智行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三家独角兽企业,解析独角兽企业成长的环境密码。

君乐宝

好环境助力乳企全链“焕新”

现代化奶企什么样?在君乐宝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了具象化呈现。

11月10日9时许,走进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的君乐宝科学营养研究院,创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母乳及营养研究实验室、创新产品研究实验室、低温产品研发实验室等各种功能的实验室里,身着白大褂的研发人员在仪器前忙碌着。

母乳及营养研究实验室里,荀一萍博士正带领团队研究母乳中的关键营养成分,研发针对特殊体质婴幼儿的个性化产品。

荀一萍是君乐宝乳业集团母乳及营养研究部部长。今年5月,团队研发的全球首个“脑体双优”科研模型正式发布。该模型以活性免疫球蛋白IgG和高吸收率的多不饱和脂肪酸sn-2 DHA为核心,进行婴幼儿奶粉配方研发,在脑部营养高效利用与先天免疫保护上实现升级,经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鉴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荀一萍介绍,君乐宝投资5亿元打造科学营养研究院,组建百余人的专业科研团队,在营养研究、新产品开发等方面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截至目前,该平台累计取得授权专利414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6项、国际大奖6项,多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

入围胡润2025全球独角兽榜,创新发展是君乐宝的“入场券”。

“十四五”以来,君乐宝始终坚持科技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系统性构建全产业链科研创新能力,领跑中国民营乳企发展。目前,君乐宝低温酸奶全国销量第一,低温鲜奶全国销量第一,悦鲜活稳居高端鲜奶全国销量第一,婴幼儿奶粉产销量全国领先。

企业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背后是政府在扮演“催化剂”和“护航者”角色。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十分关心,相关部门经常问政于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让企业能够毫无顾虑地搞创新、拓市场。”君乐宝乳业集团总裁助理冯进茂告诉记者。

河北省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和推动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奶业振兴规划纲要、进一步强化奶业振兴支持政策、要素环境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一出台,鹿泉区税务局就到集团调研相关情况,派税务专家给我们现场宣讲、答疑解惑,帮助企业在短时间内收到留抵退税款项。”君乐宝乳业集团税务部负责人刘秋红讲起了切身感受。

今年前三季度,君乐宝已享受到增值税留抵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红利,预估享受金额6000万元左右。这大大缓解了企业短期资金周转压力,为企业扩大生产、技术研发、设备更新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让企业“轻装上阵”,政策红利变成创新活力。

“十四五”以来,君乐宝全力实施乳制品全产业链协同智能工厂项目,建成生产管理、智能排程、智能仓储等14个智能制造场景。今年2月,君乐宝入选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

通过走访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的君乐宝优致牧场、酸奶工厂、奶粉工厂,记者看到了卓越级智能工厂的“智造力”。

在牧场里,奶牛的日常饲喂由智能设备包办;乳制品生产环节,传感器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处理器等构建无人化生产线;订单产销协同,大模型的精准预测保证了产品新鲜……

“只有让科技创新贯穿每一个发展环节,才能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冯进茂表示,智能工厂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构建了一个覆盖研发、生产、质量、物流、能碳管理五大环节的全链条智能制造体系,为一杯奶的生产搭建起“智造”全链条。

前不久,君乐宝的“面向多领域的全产业链融合数字化赋能服务平台项目”,在各级发展改革和数据部门的支持下,获批国家级数字化转型工程专项。这为该企业建设全国乳业智能工厂标杆增添了新动力。

“我们相信,在河北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中,君乐宝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河北乃至中国的奶业振兴作出更大贡献。”冯进茂表示,面向“十五五”,君乐宝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依托世界级研发平台,在乳制品营养健康解决方案上寻求新突破。

首钢智新

靠前服务让独角兽闯出来

“王总,公司新项目——高性能取向电磁材料项目近期可以办理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这是所需材料清单,有需要随时联系我们。”11月7日,收到迁安经济开发区的消息,首钢智新电磁材料(迁安)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承刚赶紧准备材料。这种“想在企业前面”的服务,对企业而言已是常态。

“在迁安,‘零距离’服务让我们省心又安心。”王承刚说,新项目从备案到申报省重点项目,仅用1个月时间,可享受绿色通道、快速办理前期手续等一系列政策红利。

首钢智新,这家在高端硅钢领域熠熠生辉的独角兽企业,已经拥有十大系列160余款电工钢产品,其中全球首发16款产品。

企业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是迁安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王承刚为当地政府总结了八个字:靠前一步,主动服务。

感受来自亲身经历。2020年,是首钢智新发展的关键一年。其汽车用电工钢技术成熟,筹备建设电磁新能源专线项目迫在眉睫。

“抢占新赛道,时间就是竞争力。但当时我们对于重大项目建设流程,几乎是‘零基础’。”首钢智新工程筹备组工作人员李文静说,项目开工建设前,需要进行备案、环评、施工许可等手续办理,准备材料近130项,涉及住建、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多个部门。

就在企业感到无从下手时,迁安经济开发区送去了“及时雨”。

迁安经济开发区组建了工作专班,提前介入、主动服务;项目审批单位、建设单位通力合作,平均每个环节压缩时限20%以上。

“甚至连需要到省里跑办的手续,都是工作人员带着我们去的,这让我们心里一下子就有了底!”李文静说,这套高效的服务组合拳,确保了项目于2022年顺利投产,并成功实现了多款新能源汽车用电工钢产品的全球首发,为公司抢占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投产并非服务的终点,而是精准赋能的新起点。

首钢智新新能源专线运行不久,迁安市发改局工作人员拿着中央预算内资金政策明白纸入企宣传。

“他们逐条拆分解读,并对照文件条件帮助企业梳理申报项目。这种主动靠前服务,让企业能真正卸下包袱,踏踏实实地搞研发、谋发展。”王承刚说,近年来,首钢智新累计享受各类税收优惠及补贴奖励9.15亿元,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

在首钢智新新能源作业区,连退生产线开足马力,一卷卷薄片状、散发银色光泽的高端电工钢产品顺利下线。这些产品将被送往迁安一家机电企业进行深加工,随后发到终端客户手中。

“这条顺畅的产业链,离不开迁安经济开发区的强力支撑。”首钢智新市场部部长赵辉介绍,“近年来,迁安市营商环境已从便捷服务向价值创造优化升级。过去是让我们‘办事不出门’,现在是帮我们‘合作找到门’。他们亲自带队到苏州、镇江、佛山等地,拜访客户、寻找商机,带回实实在在的订单。”

带着企业“走出去”,也帮助企业“引进来”。在首钢智新东南侧,一座集新能源汽车、空调、变压器等电磁相关产业的电磁产业园区正在崛起。

“我们深入了解公司发展需求,建设电磁产业园,推动电磁产业上下游协同配套,已吸引5家配套企业落地,产业生态进一步优化,为公司降本增效提供了强大助力。”迁安市数据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许敏说。

从靠前一步到精准赋能价值创造,首钢智新不仅走得稳,更能走得远。如今,首钢智新正面向新能源汽车和人形机器人领域,持续推动高端无取向软磁材料迭代升级,不断拓展应用边界,增强核心竞争力。

京西智行

精准施策助推企业“加速跑”

10月28日,张家口京西智行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亮相2025深圳国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展览会。京西智行展示的独家创新技术——球盘式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得到业内人士好评。

作为一家智能底盘悬架及制动系统研发、生产企业,京西智行的技术与产品领先同行,示范带动张家口乃至河北汽车零部件产业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今年6月,京西智行再次入选胡润2025全球独角兽榜。

近日,行驶在张家口南山汽车产业基地的南山大道上,京西智行张家口工厂3万平方米的厂房十分亮眼。“这里是京西智行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规划三期总占地超17万平方米,计划年产600万支智能悬架,目前建成的是一期工程。”京西智行董事会秘书席建鹏说。

厂房里,各条汽车悬架生产线繁忙有序。京西智行张家口工厂项目一期工程于2023年2月签约落地,4月开工建设,当年11月顺利投产,实现当年立项、当年动工、当年投产。

“项目能够快速投产,得益于地方发展重点产业链的决心和支持力度。当地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南山汽车产业基地高效的服务保障,把‘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落实到了行动中。”席建鹏表达了对当地营商环境的认可。

为了确保京西智行张家口工厂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当地采取“虚拟审批”,审批环节变“接力跑”为“一起跑”。南山汽车产业基地组建了项目推进专班,在企业办理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过程中,派出专人帮办代办,为企业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在南山汽车产业基地开发建设局负责人武晓泽的微信里,以京西智行张家口工厂项目命名的工作群长期置顶。

项目建设期间,他们每隔两三天就邀请各方在现场召开进度协调会,有什么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项目从落地到投产,心里很有成就感。”武晓泽说。

项目快速落地,产品不断出新。2023年11月,被动式单、双筒减震器生产线投产。2024年11月,全球首条液压集成全主动式减震器生产线在京西智行张家口工厂投产,产品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全主动式减震器安装到汽车上后,在控制器的支持下,能够在约1毫秒完成信息处理、计算和响应,大大提升车辆的操控稳定性。”席建鹏说,随着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他们的全主动式减震器市场空间很大,产品订单不断,用工需求增加。

企业有需求,服务有响应。南山汽车产业基地通过“线上宣传+现场招聘”多渠道发力,短时间内补足了京西智行张家口工厂的用工需求。

“我们与张家口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等中职院校开展用工合作,同时组建了汽车产业人才库,提高招聘效率,缩短企业的人才培养周期。”南山汽车产业基地经济发展局负责人周兴宇介绍,汽车产业人才库目前有近2000人。南山汽车产业基地还配套建设了两栋职工公寓,能容纳1000多人。同时积极推动保租房项目建设,以解除企业职工后顾之忧。

京西智行张家口工厂正在引入第4代磁流变减震器,将继续引领减震器的智能性变革。随着产品丰富、产能提升,京西智行张家口工厂正加速成为南山汽车产业基地新的链主型企业,吸引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空气弹簧等零部件企业落地。

良好的营商环境,助推企业“加速跑”。目前,京西智行在亚洲、北美洲、欧洲的核心汽车产区设有9个生产基地、7个研发中心、2块试验场和1个软件中心,客户包括奔驰、奥迪、宝马、沃尔沃、蔚来等知名车企。京西智行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储备,极大提升了张家口乃至河北省在汽车产业链中的价值和科技含量,促进全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加快高质量发展。

席建鹏表示,“十五五”时期,京西智行将以技术突破的硬核实力、产业协同的示范价值、全球竞争的品牌底气,依托高品质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安全、舒适、智能及可持续的出行方案,助力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升级。(记者潘文静、师源、郭晓通)

(责编:方童、付兆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