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北频道

河北:“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各项指标已全面高质量完成

2025年11月20日22:23 |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石家庄11月20日电 (于雪晴)11月2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二场。河北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黄晟介绍,“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各项指标已全面高质量完成,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出有力步伐,为教育强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于雪晴摄

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于雪晴摄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新成效

河北依托西柏坡、长城、塞罕坝等红色教育资源,推进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构建“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格局。实施“高校党建领航”“中小学校党建强基”“民办学校党建提升”三大工程,实现了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累计创建197个中小学示范性党组织、366个高校党建“双创”示范项目。

在完善五育并举体系方面,河北全面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确保中小学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和劳动习惯养成计划,定期开展学校优秀文艺作品展演活动和“美育赋能 冀忆乡情”乡村艺术创作大赛,启动河北省首个学生“五一”劳动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现全覆盖,新时代学校美育劳动教育成效不断凸显。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五年来,河北积极深化与京津的教育协作,借助京津两地优势资源,加快推进河北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基础教育合作持续加强。雄安新区已高水平开办中小学、幼儿园55所,新增学位4.9万个。京津314所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496所学校合作办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部属高校对口帮扶河北10所县域高中。

职业教育协作不断深化。成立京津冀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园区,联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稳步推进三地高职院校开展跨省单独招生试点和“3+2”中高职联合培养,累计招生1.7万人。

高等教育协同取得实质进展。组织河北省属骨干高校广泛对接京津“双一流”高校,164项合作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扎实开展“周末专家河北行”活动,累计达5641场。在京高校疏解工作进展顺利,首批疏解高校全面开工建设,第二批疏解高校确定项目选址,第三批疏解高校正在有序启动。

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新提升

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提升,分别达到92.03%、98.23%、96.15%、60.9%,高出国家“十四五”末规划目标2.03、2.23、4.15、0.9个百分点。

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发展。河北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9.7%,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6.14%。连续4年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工程,新建改扩建公办学校1200所,增加学位109.4万个,实施县中振兴行动计划,县中办学条件、办学水平不断提升,老百姓认可的家门口好学校越办越多。

高等教育实现提质增量。河北省新增5所本科高校、7所高职院校,普通高校数量达到131所。创建11所高职国家优质校,数量居全国第五;11所高职院校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期“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单位,数量居全国第六。新增博士授权点16个、硕士授权点80个,高等教育培养结构进一步优化提升。

此外,从今年秋季学期起,逐步推行学前教育免费政策,惠及56.3万在园幼儿。开展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属地招生”“公民同招”“免试就近入学”全面落实。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有效减轻,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2021-2024年累计落实学生资助资金454亿元、资助学生约1171万人次。“十四五”期间共计安排学生营养餐补助资金88.38亿元,惠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1641万人次。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

人才供给更加精准。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新增理工农医或急需紧缺相关本科专业点224个,其中90%面向河北省主导产业,理工农医类本科以上在校生占比超过一半,累计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近300万。

学科实力显著增强。新增A类学科1个,B类学科5个,16所高校5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2个学科进入ESI前1‰,2名学科带头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产教融合持续深化。培育建设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297家,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12个,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3个,现代产业学院52个,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科研创新再结硕果。河北省高校建设各类国家级科研平台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642个,高校牵头建设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等平台717个。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3项、省级科学技术奖432项。全省高校转化科技成果合同数5.7万项,合同金额达68.65亿元,发明专利产业化率由4.5%提高到目前的14.56%。

教育综合改革迸发新活力

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引教育综合改革,新获批15项教育强国建设试点任务,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坚决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五唯论”,打出系列“组合拳”,教育功利化倾向得到有效扭转。新高考综合改革平稳落地,建立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推动高水平大学举办教师教育,探索实施“3+1+2”本硕衔接公费师范生培养模式,启动中小学在职教师研究生课程班,教师培养培训和学历层次稳步提升。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先后有7人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21个团队被认定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入选《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

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构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数字教育平台体系,每年遴选省级基础教育精品课千余节,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持续扩大。

(责编:林福盛、付兆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