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青:深耕产业集群 助力河北产业高质量发展
金融“活水”的浇灌,滋润着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沃土”,是众多集群企业“枝繁叶茂”、提档升级的重要助力。近年来,河北发挥环京津的地缘优势,产业基础雄厚,一批高质量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成为河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9月16日,以“共享金融活水 赋能产业集群”为主题的金融赋能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河北正定县举行,邀请来自河北特色产业集群企业、政府、金融投资机构以及学术界的专家和代表,共同探讨金融如何赋能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以下,是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行副行长王德青在会上发表的部分观点:
从银行角度看,河北产业集群有四大特点:一是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集群经营主体市场空间大。河北已形成107个省级重点特色产业集群,涵盖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当前正加速转型升级,市场前景广阔。二是产业门类齐全,核心企业带动配套企业集聚。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已覆盖40个,行业内部分工精细,核心企业的配套企业较多,产业链较为稳固。三是经营主体比较多,广泛分布在不同县域。近900万家经营主体分布在74个县(区、市),“一县多群”特点突出。四是全省营商环境优越,企业家信心满满、笃行实干。“十四五”以来,河北深入实施市场、政务、要素、法治、信用五大环境提升工程,大中小微各种经营主体营商环境优化成效显著,企业家投资信心和投资意愿持续增强,集群协同创新发展趋势明显。
近年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行(以下简称“河北省分行”)在支持河北产业集群发展方面,重点做了以下工作:一是通过“一集群一方案”,实现重点县域全覆盖。自去年10月份开始,河北省分行将河北333个产业集群细分成402个场景,并对每个场景进行精准画像,形成专属授信方案,定制化满足所有重点县域不同集群、不同企业的授信需求。截至8月末,河北省分行产业集群内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已突破300亿元,惠及企业超2.5万家。二是通过链式金融,激活产业链效能。围绕产业集群核心企业和核心共享环节,向上游供应商提供“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订单融资”,向下游经销商推出“预付款融资”“存货质押融资”,在帮助企业盘活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助力企业拓展客户群。三是丰富科创金融场景,助力小微企业成长。针对科创企业“轻资产、高成长、重研发”的特点,河北省分行创新推出“知惠贷”“专精特新贷”“科技创新贷”等系列产品,可提供单笔金额不超1500万元的信用贷款。当前河北省分行专精特新企业授信覆盖率已超30%,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授信覆盖率也在10%以上。针对产品中间试验平台,今年7月,中国银行总行联合工信部、人保财险,创新推出“中试保融通”产品,首笔贷款已在河北落地,正在向全国复制推广。
在产业集群拓展过程中的思考与体会:一是强协同,银行发展本身就是聚焦省、市、县(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关切的要事,与各级政府部门的协同就显得尤为关键。今年能够高效顺利开展产业集群调研走访系列活动,就是得益于省委金融办、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科技厅、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局等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二是促互动,今年以来,河北省分行先后在24个县(市)开展了多场高标准、高质效的政银企对接活动,与众多企业家现场互动交谈,结合企业实际,持续优化授信产品和服务方案,实现滴灌式金融支持。三是重政策,纾困政策是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强心剂,政策的落地实施需要银行与企业的双向奔赴,也只有各方齐心协力,才能将政策用足用好。四是搭平台,希望今后能够搭建更多的政银企沟通平台或渠道,促进三方直接对话,有效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推动河北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民网记者祝龙超整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