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明:跨越三千公里的汽修课

“援疆不是把保定的模式照搬过来,而是要种适合新疆土壤的种子。”王小明在初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写下这句话时,窗外的胡杨树正抽出新芽。
而今,经过八年援疆,他已经成为学院领导倚重的骨干、同事眼里的榜样、学生心里的师父。
带着扳手跨越三千里的革新者
2017年,王小明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报名参加河北省对口援疆工作,从河北保定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担任汽车维修专业教师。
在此之前,他已经在保定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深耕汽修专业教学20年,带领学校汽车专业从初期的2个班级100余人发展到5个专业方向1200多人,综合排名位居学校各专业之首,成为省内具有领军地位的“王牌专业”。他本人荣获“全国模范教师”“河北省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被称为学校汽修专业的“王牌”。
初到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实训车间条件有限,二十台发动机教具近一半无法启动,万用表等基础工具凑不齐两套,年轻教师的教案停留在“理论讲解+图片展示”阶段。他带来从保定准备的十七本教学手册,在第一本封面上写下:“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
教学中,王小明推行“五个认真”原则:认真拆解每台发动机、认真记录每个故障数据、认真演示每种工具使用、认真点评每次操作、认真跟踪每位学生成长。为让学生理解知识,他将专业术语通俗化。维吾尔族学生麦麦提艾力·阿卜力米提记得,王老师讲解刹车片拆装时,会用生活化的比喻帮助理解,且每个术语都重复多遍直至学生明白。
为改善教学条件,王小明联系保定校企合作单位捐赠两箱专用扳手,自费购买四台数字式万用表。麦麦提艾力运用课堂所学为家里旧车更换刹车片后,她的母亲倍感欣慰并向王老师表达感谢。
在技能大赛辅导方面,2017年4月,他辅导的学生获自治区技能大赛汽车空调项目二等奖;2018年4月,辅导学生获自治区技能大赛汽车机电维修项目两个一等奖,他本人获该项目教师组一等奖及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9年4月,再次辅导学生获自治区技能大赛汽车机电维修项目一等奖,并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备赛期间,实训车间常亮灯至凌晨,他创新的“三阶训练法”助力学生提升技能。
架在燕赵与天山间的教育桥梁
王小明结合区域汽修行业发展现状,为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汽修专业群制定“纵二横三”发展规划布局,纵向构建中职—高职贯通培养体系,横向对接汽车制造、维修、服务三大产业板块,使专业设置贴合区域经济发展。
他推动“三教”改革,推行“任务驱动式”项目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该教学法作为典型经验在学院推广。针对学院年轻教师多、教学经验不足的情况,他承担“传帮带”责任,组建教学团队指导青年教师,不少教师在其帮助下成长为专业带头人,其中3人成为自治区教学能手,2人走上系部领导岗位。
作为冀疆职业院校交流纽带,王小明协调引入河北省7所院校优质职教资源,促成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汽车系等院校结对帮扶学院汽修专业。他联系保定宇浩高端轿车维修站建立首个跨省教师实习基地,无偿提供技术培训。每年寒暑假,他护送新疆教师到保定跟岗学习,同时邀请河北企业技术骨干到铁门关授课,这种“双向流动”模式助力铁职院汽车专业在2023年入选兵团高水平专业群。
此外,他利用自身资源完成2022、2023、2024年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北省的招生任务。
胡杨树下的教育守望者
援疆八年来,王小明热心帮助民族学生,课程设计以生产实际为目标,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实际项目。为让少数民族学生听懂专业术语,制作汉维双语对照的“汽修词典”;协调企业捐赠50套加热手套解决学生冬天实训冻手问题;帮助麦麦提艾力家解决果园因疫情滞销的难题。
王小明辅导的学生累计获省级奖项23个,不少毕业生在多地开起汽修店。麦麦提艾力的汽修店开业时,专门邀请王小明到店剪彩。
夏日炎炎,实训车间同样“热火朝天”,师生正在进行备赛练习、打磨技术。在王小明的注视下,学生赛迪艾克木和杨浩天,较着劲儿进行汽车故障检修项目的练习。正是在王小明的悉心指导下,两个小伙伴在自治区职业技能大赛中勇夺该项目三等奖,为本校首获殊荣。
付出总会有收获,王小明曾荣获教育援疆工作特殊贡献奖,2020年1月被兵团评为“第九批优秀援疆干部人才”并记功一次,2022年被二师教育局评为“二师最美教师”,2023年再次被评为兵团优秀援疆干部人才并记功。
今年年初,当被问及是否结束援疆返回河北时,他表示,还要留在新疆,继续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贡献力量,深耕职教沃土。(周洪松)
来源:河北省教育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