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全国科普月河北系列活动将于9月开展

人民网石家庄8月28日电 (记者赵明妍、实习生王秉渊)8月28日,记者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首个全国科普月河北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河北省将于今年9月份在全省组织开展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
“首个全国科普月河北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现场。实习生 王秉渊摄
本次科普月系列活动由河北省科协、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采用“1+7+N”基本框架(即1个主场活动+7类主场系列主题活动+N场专项活动),在雄安新区集中开展,活动采用“线下体验+线上互动+沉浸式科普+科技赋能”四位一体的模式,突出雄安新区在智慧城市、空天信息、人工智能、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特色,打造具有未来感、科技感、实践感的省级全国科普月盛会。各市同步开展特色区域主场活动,示范带动本地区科普活动热潮。
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华世勃介绍,9月13日—14日举办的首个全国科普月河北主场活动,将举办未来科技与生态融合展览、科普优质内容创作工坊、大健康产业政企对接等活动,邀请院士专家、科技工作者代表、科技企业代表、高校师生、社区居民参加。活动启动仪式将融合5G+AI+VR技术,展现雄安新区未来之城的科技之美,为公众提供优质多元、喜闻乐见的科普体验。
据了解,全国科普月期间,全省拟开展各类科普活动预计达到3000余场。举办成员单位特色活动、科普报告话前沿、科普阵地探未来、千万IP创科普、科学文化进基层等系列活动;动员学会、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基层组织、科技科普志愿队伍等,展示“十四五”时期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围绕公众关注热点,聚焦重点人群,推动科普资源和服务下沉基层一线,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社会风尚;动员科技企业、高校、园区、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面向公众开放实验室、课堂、生产线等,动员科普教育基地、行业科普基地、科技场馆、科技小院、文化场所等举办各具特色的科学教育活动……
华世勃表示,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围绕焦点优化科普质量,既聚焦基础前沿研究、战略高技术、新兴和未来产业科技,又关注民生科技、卫生健康、食品安全等公众所需所盼,首个全国科普月河北系列活动将以专业化高质量的科普服务播撒科学的种子,为社会公众献上一场回味悠长的科普盛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