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北频道

好city丨网民建言石家庄深挖赵佗文化 让历史古韵与城市新潮共辉

商帆
2025年08月15日09:16 |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小字号

“石家庄有深厚历史文化,像南越王赵佗故里。赵佗作为从石家庄走出的‘南下干部第一人’,在历史上促进民族融合、推动岭南发展,其故事和文化价值值得深入挖掘。”近日,一位63岁的石家庄市民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发声,呼吁加强对赵佗文化的挖掘与宣传,通过举办赵佗文化展览、研学活动等,让历史底蕴转化为文旅吸引力,实现“新潮与古韵交融”。

网民留言截图。

网民留言截图。

在该市民看来,石家庄的历史文化常被外界低估,实则底蕴深厚。“当前石家庄发展力度大,城市焕然一新,抓历史文化也挺有力度,正是挖掘赵佗文化的好时候。”他认为,当前对赵佗文化的挖掘多停留在表层,未能形成广泛影响。

赵佗公园赵佗雕塑。 受访者供图

赵佗公园赵佗雕塑。 受访者供图

这位市民的留言不仅饱含对家乡历史的珍视,也提出了对城市文旅发展的深层思考。他在留言中写道,当下石家庄通过街舞、演唱会、旧工厂翻新等创新文旅形式聚拢人气,让城市充满青春活力。“一边用新潮活动吸引年轻群体,让城市‘潮’起来、‘活’起来;一边静下心深耕历史文化,梳理赵佗故里等文化脉络,打造特色文化IP,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官方回复截图。

官方回复截图。

对于市民的建议,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表示,关于挖掘赵佗文化方面,省、市文物部门通过联合办展、交流展览、巡回展览等方式,积极推动赵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4年,“千乘中山——古中山国精品文物展”走进南越王博物院,“岭南开发第一人——赵佗与南越国文物展”在正定县博物馆亮相,让两地的赵佗文化资源实现联动;2025年3月,广州《小武王》项目团队专程到石家庄正定县、新华区考察,计划以少年赵佗为原型打造动漫系列作品及衍生产品,进一步促进粤冀两地文化旅游合作。

据介绍,在强化文化标识方面,石家庄也动作频频:2024年8月,“汉南粤王赵佗故里碑”在正定北城门广场摹勒重立;2025年5月,正定先贤赵佗塑像在此落成。碑刻与塑像的落地,让沉睡的历史人物“活”了起来,让散落的文化资源“动”了起来,有效加深了市民与游客对赵佗文化的认知和记忆。

(责编:林福盛、付兆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河北“三助工程”破解企业产销困局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河北这片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土地上,优化营商环境的征程从未停歇。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关键的职能部门,始终肩负着为经营主体保驾护航、为经济发展助力添彩的重任。 从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到为企业提供贴心的政策咨询与指导服务,再到严厉打击各类侵权假冒行为……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以解决经营主体现实需求、提升经营主体实际感受、保障经营主体公平竞争为目标,聚焦五大专项行动,细化21项“小切口”重点举措,开展市场监管领域“2025助企安商春风系列行动”,为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人民网推出《助企安商春风来 市场监管在行动》系列报道,让广大读者真切感受到河北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与提升,也让更多的人了解河北市场监管系统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做的工作和发挥的作用。…
行进中国丨果树“变形记”
  村民秦彦芬在任家洞村酸枣GAP生产示范基地为酸枣树打叉。人民网记者 祝龙超摄 打顶、分叉、锄草……在河北省赞皇县西阳泽镇任家洞村酸枣GAP生产示范基地,村民秦彦芬头戴遮阳帽,穿梭在酸枣树间,不停地忙碌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