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推进环评审批主动服务和提质增效 助力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石家庄8月12日电 (记者杨文娟)从河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2025年以来,该厅组织全省各级生态环境、行政审批部门,推进环评审批主动服务和提质增效,成效显著,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环评服务落实上,河北以大数据引领改革创新,持续优化环评预约挂号服务平台功能。平台通过取消企业注册环节、简化流程,实现项目单位“一键式”预约;新增帮扶全程溯源功能,落实“一日对接”和在线咨询即时响应机制;引入“好差评”体系,将回复时效和质量纳入考核。截至6月底,系统累计访问57460人次,8088个管理项目中6175个完成审批或无需办理,帮扶完成率76.3%。各级部门依托平台开展技术帮扶1210次,为1252个项目协调污染物总量指标,平台成审批加速引擎。
河北以试点提质效,组织保定、邯郸开展环评分类管理改革试点。指导两市制定准入指引、明确职责、简化流程,完善“企业申请—部门审核—选址指导—环评豁免—排污许可”全链条管理。截至6月底,保定、邯郸分别豁免6个、26个项目环评,十余个项目在对接,豁免数量和质量上居全国前列。
同时,河北开展“优化环评审批服务助力重点项目建设”专项行动,将省市重点项目纳入台账跟踪。帮扶组“下沉式”服务,“一对一”指导。截至6月底,703个省级重点项目中527个完成审批或无需办理,完成率74.96%;2649个市级重点项目中1627个完成,完成率61.43%,“主动问需、主动谋划、主动帮扶”的环评审批服务模式蔚然成风。
河北还推动规划环评优化,修订审查程序简化流程。针对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调整,召开帮扶会,指导园区管委会和当地政府规范编制规划环评文件,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今年以来,雄安高新区等12个省级开发区规划环评顺利通过审查,为项目落地奠基。
河北在主动帮扶上成效显著,上半年河北3348个项目完成环评审批,涉资4416.24亿元。国家层面,先后13次赴生态环境部争取,推动黄骅港散货港区原油码头一期工程等重大项目环评获批,唐山高新区总体规划环评通过,推进富海石化甲醇石脑油耦合制烯烃项目纳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省级层面,帮扶21个省批项目获批,解决邢台安全玻璃等项目难题,推进首都环线高速公路廊坊至涿州段等基建及石家庄诚峰热电等能源项目审批,完成中石油4个油气开采项目审批。市县层面,审批3326件环评,涉资4203.48亿元,占全省95%以上,中船风电氢能储能装备研发基地等超50亿项目落地,推动项目早开工。
下半年,河北将落实“三个服务”,主动对接部委争政策,优化预约平台、开发手机端,持续开展帮扶提供全过程保障,探索环评市场构建全链条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