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积极参与碳市场建设:企业配额清缴履约率保持高位

人民网石家庄8月8日电 (记者杨文娟)日前,记者从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举行的“河北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相关工作情况媒体通气会”上获悉,河北在全国碳市场建设中持续发力,重点排放单位配额清缴履约率保持高位,绿色低碳转型成效加速显现。
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河北自2021年市场启动以来,对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和温室气体种类,将发电、钢铁(含独立轧钢)、建材(水泥、玻璃)、石化、化工、造纸、民航等行业400余家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其中,2023年度为441家,2024年度调整为431家。动态调整的背后,是河北对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的精准考量。
在配额清缴这一核心环节,河北表现亮眼。“2019—2022年度,全省90家发电企业全部按时完成配额清缴,完成率100%;2023年度,除1家企业涉司法冻结外,其他企业均完成配额清缴。”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对外合作处三级调研员蒋卫宁介绍说。这既体现了企业对碳市场制度的认可与配合,更离不开河北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监管措施。
2024年5月1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为碳市场建设提供了坚实法律保障。河北以此为契机,构建全流程监管闭环。在数据质量管控上,要求重点排放单位制定并执行排放数据质量控制方案,实施月度信息化存证;明确企业须使用经计量检定合格或校准的器具开展相关检验检测,并如实统计核算排放量、编制年度排放报告,对报告负责并按规定公开。
核查机制方面,河北根据《条例》及生态环境部要求,制定年度核查方案,通过公开招标筛选专业核查机构,对核查员进行严格岗前培训和考试,持证扫码入企。核查机构遵循“客观独立、诚实守信、公平公正、专业严谨”原则,确保核查结果准确可信。目前,全省90家发电企业2024年度报告的核查、复查及结果告知已全部完成,钢铁、水泥企业核查有序推进中。
配额管理上,河北按年度碳排放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向重点排放单位发放配额,督促各市指导企业提升碳权意识,加强配额管理;根据市场动态调整优化政策,引导企业审慎交易,确保按时足额清缴。同时,对未按规定清缴配额的,由各市生态环境部门责令改正并罚款;拒不改正的,核减下一年度配额,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整治。目前,已按要求完成发电企业2024年度应清缴量及配额核定。
此外,河北注重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制定专项方案,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采用“现场+非现场”方式,对104家重点排放单位开展碳减排专项服务,帮助企业完善管理体系、实施低碳改造,提升履约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
下一步,河北将继续围绕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落实《条例》及国家部署,指导各市及企业做好相关工作;加大技术帮扶,组织专题培训,提升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推进全国碳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