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金融支持疏解取得突破 央企财务公司外汇业务实现跨省际“无感”迁移

随着中化集团财务公司、中国华能财务公司跨境财资中心迁入雄安试运行顺利结束,首批疏解央企财务公司正式宣告“安家”雄安。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大力支持指导下,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协同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统筹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6家银行总行及京、冀、雄三地分行扎实推进,稳步实施迁移工作。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两家首批疏解央企跨境资金池等外汇业务顺利迁入雄安新区。这标志着大型央企跨境财资中心跨省际“无感”迁移在河北圆满完成,雄安新区金融领域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实现又一标志性突破。
政策铺路:13项政策拉平京雄“鸿沟”
迁移之难,首在政策落差。“如何让迁入雄安的央企享受与北京同等的政策便利?首先要解决京雄两地之间的政策差距。”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近两年,我们深入贯彻党中央优化区域开放布局重大决策,服务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适应雄安新区经济特色及产业发展需要的试点政策,助力其高质量疏解发展。”5项资本项目高水平开放试点、“科汇通”试点、3项高质量疏解发展试点及4项疏解配套措施——总计13项政策组合拳,系统性拉平了京雄两地在关键外汇领域的政策差距,为央企迁入雄安架设了外汇政策“高速路”。
“政策不仅要拉平,更要接续升级,让企业在雄安也能享受到更多外汇改革红利。”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两家央企财务公司既有业务资质,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结合现行政策,对部分监管方式进行了调优,如以系统数据统计替代纸质报表、明确相关外汇资金结汇规则等,得到了两家财务公司的一致赞誉。
系统闯关:36小时完成138个系统的“静默迁徙”
迁移之艰,更在系统切换。此次迁移由国家外汇管理局总局与京、冀、雄三地分局,6家业务承接银行总行与京、冀、雄三地分行协同实施,迁移范围涉及67个银行账户体系、138个相关信息系统,覆盖外汇、跨境人民币、资金结算等多个金融业务领域。
“传统迁移模式可能需要‘撤销-新建’,企业业务必然中断。”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此次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统筹主导,创新采用‘迁出-迁入’结合‘后台刷数+前端操作’模式,将迁移窗口锁定在一个非工作日的周末,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系统在后台静默刷写数据,前端业务操作无缝衔接,最终仅耗时36小时完成迁移,较传统模式节约84%时间,业务全程“零感知、无断点”。除此之外,迁移成本也大幅降低,据测算,新模式对财务公司存量业务、资金及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零影响”,整体迁移成本较传统模式降低65%以上。
破壁突围:资金池“换行不换心”的巧思
中化集团的跨境资金池业务迁移遇到现实壁垒,即原合作银行在雄安新区没有分支机构。若无法解决,业务将面临“迁移即断档”的风险。
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迅速行动,指导原合作银行北京分行按时清理存量业务、注销相关账户。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则按“最小必要”原则,实施跨境资金池业务重新备案,即主办企业、境内外成员企业、业务范围、外债与境外放款集中额度等均保持不变,仅将原合作银行北京分行相应调整为雄安分行。同时支持企业自主选择浦发银行雄安分行作为新增合作银行,承接原合作银行业务。
“这样既保证了存量业务可持续,又实现了增量业务不受影响。”中化集团财务公司相关负责人在迁移完成后专门送来感谢信,“此次疏解迁移工作能够高效落地、无缝衔接,离不开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和银行机构为企业纾困解难、保驾护航的金融初心,尤其是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以企业需求为核心的监管理念,让我公司深切感受到河北外汇管理的‘有力度、有速度、更有温度’。”
协同护航:“异地同城”服务消除后顾之忧
为保障迁移前后服务不断档,京、冀、雄三地构建了立体协同网。河北省政府领导7次作出批示指示,相关领导亲自赴京拜会国家外汇管理局领导,会谈支持央企疏解事项。国家外汇管理局京、冀、雄三地分局建立联合服务与监管机制,河北省分局、北京市分局主要负责同志专题会商,签署《关于金融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央企疏解工作备忘录》,将此次迁移纳入重点协作事项。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与总局及北京市分局、6家银行总分行及2家央企财务公司建立常态协作机制,召开46次疏解专题研讨会、197次内部调度会,实现“一点需求,三地响应”。6家业务承接银行京、冀、雄三地分行则打造了“异地同城+人员互派+团队驻点”的协同机制,通过109次银企调研、195人次赴京跟班学习、99次驻雄协办业务,确保了财务公司暂留北京及初驻雄安期间业务办理不“断档”、金融服务不“打烊”。
“此次迁移用一句话说,就是‘政策接得稳、系统转得顺、服务跟得上’,真正实现了企业‘异地同城’的无感体验。”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首批央企财务公司外汇业务顺利“无感”迁入雄安,一套成熟的跨省际金融业务迁移方案已然成形并成功落地,为雄安新区后续央企疏解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李海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