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北频道

河北涞源:教育之光点亮山区蝶变

2025年07月15日10:47 |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小字号

“现在集团化办学,咱这村里的娃儿,直接就能上好学校,老师好,管理也好,跟城里的娃享一样的福。”近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教体局院内,南马庄村的村民们满怀感激,将一块刻有“享受优质均衡教育 助力山区教育振兴”的牌匾郑重地交到教体局负责人手中。

据了解,为破解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难题,涞源县将集团化办学作为关键一招。以城区名校第二中学、燕赵学校为龙头,采取“核心校+成员校”的模式,组建教育集团,覆盖城区与乡村薄弱学校。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联合,更是深度的融合:集团实行“五个统一”管理模式,即课程设置统一、学科教研统一、“导学案+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统一、教学常规要求统一、成绩考核评价统一,实现管理机制的深度融合。一套组合拳下来,曾经“吃不饱”的乡村学校获得了源源不断的优质资源,真正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跨越,城乡教育的鸿沟被有力弥合。

涞源教育蝶变的背后,是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坚定决心和系统谋划。《涞源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重磅出台,勾勒出清晰路径:真金白银投入——县财政每年单列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教育发展,并成立教育发展促进会,撬动社会力量捐资助学,表彰先进教师团队,奖励优秀学子;优化布局结构——统筹推进集团化办学,着力构建涵盖高中、初中、小学的“2348”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即教育“两个龙头”(第一中学、职教中心)、初中教育“三驾马车”(第二中学教育集团、燕赵学校教育集团、涞源中学教育集团)、小学教育“四梁八柱”(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小学教育集团、涞源小学教育集团、燕赵学校小学部教育集团、八所优质的乡镇大规模学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净化育人环境——创新发布《社会事务进校园准入清单(白名单)》,明确界定允许进校园的活动,为学校“瘦身减负”,构建起家校政社企协同共育的良好生态。

集团化办学不仅整合资源,更注重师资力量的“活血”。来自高碑店等地的骨干教师,成为支援乡村教育的重要力量。赵丽宁便是常驻南马庄小学的支教教师之一。从支教第一天起,她就主动请缨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孩子们从最初的怯生生,到如今像盼亲人一样盼着“赵老师”。近日,当赵丽宁等人支教期满返程时,校园里弥漫着浓浓的不舍,家长们紧握她的手道谢,孩子们小脸上写满依恋。

深知教师是立教之本,涞源县启动“强师工程”,《县级名校长名师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目标明确——三年内建成10个名校长工作室、100个名师工作室。这些工作室由县域内顶尖的教育者领衔,聚焦管理创新与教学改革,通过“名师带徒”、课题研究、送教下乡等方式,辐射引领全县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整体跃升。

打破校际壁垒,涞源县组建了多个跨学段、跨区域的学科教研联盟。联盟定期开展主题教研、同课异构、教学竞赛、优质课展评等活动。在数学教研联盟的一次“同课异构”研讨中,城乡教师同台切磋,不同教学思路激烈碰撞,最终提炼出更适应山区学情的教学模式。这种深度协同,有效激发了教师内生动力,成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强劲“助推器”。

如今,涞源教育结出硕果,优秀学子数量持续增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在市运会上先后荣获保定市初中男子篮球赛、啦啦操比赛冠军,为国家、省市输送优秀运动员百余名;师生在河北省“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马兰花开遍太行山”合唱比赛及各级学科竞赛、文体活动中屡创佳绩。未来,涞源将持续深化改革,让教育之光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孙浩宁)

(责编:张晓博、付兆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