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构建“1+15+25”防汛预案体系

全域覆盖、分级响应、跨部门联动
邢台市构建“1+15+25”防汛预案体系
“气象部门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下午到夜间,信都区、沙河市等地午后到夜间有雷阵雨,要做好山洪和地质灾害区域人员转移的准备。”7月9日上午,邢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内,各有关部门经过会商研判,向信都区、沙河市等风险较高区域下发群众转移提示函,提醒各地提前做好准备。
完善的预案体系是做好防汛工作的基础。今年,邢台市构建“1+15+25”防汛预案体系,以《邢台市防汛抗旱防台风应急预案》为总纲,配套15个覆盖水库、河道、蓄滞洪区等重点领域的专项预案,并编制了25个气象、通信、医疗等部门专项预案,形成“全域覆盖、分级响应、跨部门联动”的全链条管理体系。目前,所有预案都已完成编制、评审及备案,通过1253场次应急演练来检验效果,参演人数超4.1万人次。
为精准应对风险,自去年12月起,邢台市开展“夏病冬谋春治”专项行动,通过政府部门数据比对,以及逐户电话核实,精准锁定4527户11181名受山洪、地质灾害威胁人员,相关信息已全部录入台账,确保转移工作精准高效。同时,大力推进避难场所建设,目前,临城、内丘、信都、沙河西部山区实现乡、村两级避难场所全覆盖。
充足的物资储备和专业的救援设备,是应对汛情的底气。目前,全市储备总价值1.67亿元的防汛物资装备,涵盖冲锋舟、排涝车、无人机等75类抢险物资及40类专业装备,分储于市、县应急救援物资库。邢台市应急管理局防汛科负责人沈琨瑾介绍,调运时遵循“全市一盘棋”原则,资源共享、就近调配,全力保障抢险一线需求。
截至目前,邢台市已组建316支防汛抢险救援队伍,其中,24支突击队随时待命,292支常备队扎根一线。另外,还有30支省级支援队伍及7.86万志愿者组成后备力量,形成突击队—常备队—后备队三级体系,并确保队伍能“拉得出、顶得上”。(记者吕若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冀观察】职教大省河北,如何做到产教融合?
- 2021年,教育部、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提升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动能打造品质保定的实施意见》,河北省保定市成为全国首批部省共建的市域职业教育改革试点,拉开了河北职业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序幕。 四年来,从太行山麓到渤海之滨,一场产教融合的深度实验正在燕赵大地展开。…
- 燕赵普惠春风起 惠泽民生笑意浓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部署,提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 近年来,河北省金融业保持较快发展态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力有效,企业上市融资取得突破,风险防范化解稳妥推进。 为进一步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河北金融工作新局面,人民网推出“金融‘活水’润燕赵 聚力‘赋能’助发展”系列报道,挖掘金融服务当地实体经济建设、助力千企万户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等中心工作的生动实践。…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