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北频道

弘扬太行精神 展现抗战伟力

2025年07月05日09:22 | 来源:河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弘扬太行精神 展现抗战伟力

弘扬太行精神 展现抗战伟力

——走进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

6月30日,观众在河北博物院参观“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 本报记者 耿辉摄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6月30日,稚嫩而婉转的歌声,回荡在河北博物院大厅内,讲解员张炜在歌声中深情讲述少年英雄王二小的故事,现场所有人都静静聆听。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历时两年筹备策划,晋冀鲁豫四省文物部门共同推出的“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于当日正式开幕。

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故事……自开幕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走入展厅,太行深处的烽火记忆骤然清晰起来,无数被定格的感人瞬间映入眼帘,激荡着心胸。

“这是一条有120多个补丁的被面,已经看不出原来的花纹了。它的主人朱琏,是石家庄市第一位女共产党员,是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展厅内,一件展品吸引了参观者。河北博物院社会教育部副研究馆员贾叶青告诉大家,抗战时期,朱琏在石家庄开办诊所从事革命工作,凡是从山西到河北,或由平津赴延安的同志,大都由朱琏诊所负责接待和掩护。这条被面做成的被子,许多地下党的同志都盖过,见证过那段特殊岁月。

延安解放社出版的《论持久战》最早的单行本、《共产党人》创刊号、《华北交通总攻击战捷报》、青年抗日先锋队使用过的手榴弹袋……“一件件文物讲述着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河北博物院副院长王然告诉记者,本次展览展出的文物数量多、级别高。其中,一级文物13件(套)、二级文物38件(套)、三级文物182件(套),占全部展出文物的72%。大量文物都是河北博物院建院以来首次展出。

在英雄的土地上,中华儿女共御外侮,团结一心。

“这是白文冠的纺车。她是马本斋的母亲……”望着展厅内的纺车,讲解员轻声讲述着。参观者们肃然起敬,不约而同地围拢过去。

1937年七七事变后,马本斋在家乡自发组织了回民抗日义勇队。1938年,率部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1941年,日伪军抓住了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对她威逼利诱、百般折磨,强迫她给儿子写劝降书。马母大义凛然,严词拒绝,绝食七日,壮烈牺牲。

当时马本斋正与日军进行激烈战斗,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强忍悲痛,写下“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

烽火淬炼山河志,旌旗漫卷太行巅。

全民族抗战中,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浴血奋战、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背后,是军民团结一心的鱼水情深。展厅内,人民群众为八路军纳的军鞋底子、“八路军的母亲”李才清用过的油灯、一二九师政治部给(涉县)索堡区干部及全体人民的感谢信……一物之微、一信之情,或质朴或厚重,无不深深叩击着参观者的心扉。

采访中,河北省文物局革命文物处一级主任科员刘辉说,这些文物穿越太行深处的烽火硝烟,见证了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御外侮时的团结与奋战,凝聚着太行精神,生动展现了全民族抗战的磅礴伟力。

“无数人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今天!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啊!”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认真地看、仔细地听。也有年迈的老人久久凝视着展厅中的图片和文物,神色庄严而肃穆。

晋冀鲁豫,红色土地。伟大的抗战精神,将世代传递!(记者龚正龙)

(责编:林福盛、方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跟着人民网游塞罕坝”首期体验官活动正式启动 千万粉丝大V探访围场
  人民网承德7月1日电 (商帆)漫步林海与自然对话,在吴彦祖设计的星空图书馆里细数银河繁星,在北纬42°的森林宿集里品尝草原鲜牛羊……7月1日,由人民网主办的“跟着人民网游塞罕坝”首期体验官活动正式启程。来自抖音、今日头条、微信等平台的知名文旅大V及媒体代表齐聚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开启为期三天两晚的木兰围场传奇之旅。…
人民网“行进中国”调研采访团队走进河北
  人民网石家庄7月1日电 (朱延生)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作为塞罕坝精神发源地,加快森林“四库”建设步伐,实现经济与生态协同共进高质量发展;保定白沟创新市场采购贸易服务体系让中小微企业既能“轻装上阵”,又能“合规出海”;以岭药业探寻中医药如何借助循证医学“金标准”勇闯世界;君乐宝乳业创新“全产业链一体化”模式,致力于打造“六个世界级”生产经营模式…… 6月30日,人民网“行进中国”大型融媒体系列调研行河北站正式启动,本次调研以“高质量发展这五年”为主题,人民网“行进中国”调研采访团将挖掘河北在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特色产业、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典型经验与创新探索。 人民网2025“行进中国”调研采访团走进君乐宝乳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