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丰南职教中心:产教融合 培养知行合一应用型人才

打破校企间的无形藩篱,构建“课堂即职场、实训即实战”的育人生态,力促传统课堂与现实职场同频共振,为学子成长成才开辟知行合一的发展通道……一场职业教育的变革正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职教中心悄然上演。
校企联袂:锻造职业教育的“金钥匙”
传统职业教育往往面临“课堂与职场脱节”的困境。为此,丰南职教中心与京东集团携手构建了“双导师制”育人模式。
在新模式推动下,该校电商专业很快焕发新生。京东特聘导师如“行业风向标”常驻校园,与校内教师组成“理论+实战”的育人拍档。每周,京东导师带来行业前沿案例,将真实职场经验转化为教学素材,校内教师则结合《电子商务基础》等课程,设计“订单处理全流程模拟”任务,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后立即进行实战演练。这不仅打破了传统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割裂,更构建起“知行合一”的成长飞轮。
2023级电商1班的李文铨同学曾是课堂上的“隐形人”,在“双导师”创新教学模式下,他沉睡的潜能被唤醒。
首次岗位实践,在对接客户时,李文铨的生硬回答引发了投诉。此时,京东导师及时指导他应关注客户的情感需求。因此,他开始积极向专业课老师请教《消费者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并尝试使用SPSS分析客户投诉的潜在规律。不久后,实训室变成了他的“乐园”。当他巧妙地运用“举证责任倒置法”成功解决纠纷,收获了客户诚挚感谢时,李文铨的学习热情被彻底点燃。他不再满足于单纯完成任务,而是主动对每一个案例进行复盘,寻找进一步优化的空间,甚至发现了“晚间订单投诉率比白天高30%”这样有趣的现象。
不仅李文铨,众多曾经令老师头疼的“刺头”,在“双导师制”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下,有效激发起专业认同和职业素养提升的内生动力,实现了人生成长的华丽转身。
实训场即战场:淬炼职业素养的“淬火炉”
走进该校“京英班”实训室,环形工位、电子看板、实时数据屏……京东客服中心的场景被“像素级复刻”。从回应客户咨询到处理售后纠纷,从Excel数据整理到ERP系统操作,每个环节都严格对标京东SOP系统。学生分组轮岗,实操接单。双导师以“陪练+复盘”模式实时指导,校内教师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学生响应时长与好评关联度。
开班第3周,接待客户超1万名,总体满意度达82.11%,其中23级电子商务3班杨佳楠同学以89.47%的满意度刷新纪录。晨会上,杨佳楠分享了“情绪管理三步法”——冷静倾听、快速响应、专业解释。她从实训中的所得,不仅是技能突破,更是职业化思维的觉醒。
学生在真实业务场景中锤炼技能,在任务攻坚中领悟团队协作的力量,真正实现了“今日实训场,明日职场人”的无缝衔接。
从人才输送到生态共建:产教融合的双向奔赴
学校所教授的是企业所需,学生所练习的是工作所必备,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实现了高度对接。
每周总结会上,大屏幕展示各小组的业绩数据。从订单处理速度到客户沟通技巧,从个人表现到团队协作,导师针对数据中的异常点进行“一对一诊疗”。学生们由衷感叹:“在这里,每一次失误都是进步的阶梯,每一份数据都在为我们指引方向。”
这场校企合作实践不仅让学生提前适应职场节奏,更让京东看到了职教中心年轻学子的潜力。
在今年清明假期值班中,由杨佳楠、曹以蓝、佟金希、刘瑞晨、田傲、赵宇彤组成的团队,用超1100单的承接量和82%的满意度扛起业务大旗。
京东客服负责人对团队表现给予高度评价:“以往我们认为中专生需要更长时间的培训,但这次合作发现他们学习能力强、适应速度快,尤其在客户投诉处理中展现出的灵活应变能力,远超预期。”
学校也从合作中收获颇丰——教师通过企业培训提升实战能力,课程大纲根据京东需求动态调整。例如:针对京东提出的“客户服务能力”要求,学校专门开设了《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涵盖客户心理分析、服务标准化话术等内容。
此外,学校与京东集团于四月份联合启动“京东直播培训实战训练营”,学生将参与京东商城的真实直播任务,由京东精英导师一对一指导话术、培养数据分析、设备使用等技能,配套的电商直播校本教材也在稳步编撰中。这场产教融合的“双向奔赴”,正在形成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的良性生态。(周洪松、李孟琦)
来源:河北省教育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