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北频道

蒲草变现记

2025年02月12日08:36 | 来源:河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蒲草变现记

  “我这人就是闲不住,自从村里有了蒲草编织基地后,就来这里上班了,一天到手50多元!”近日,雄安新区安新县大赵庄村蒲草编织基地内,75岁的村民辛爱东正在编草绳。她声音洪亮、手脚麻利,在和记者交谈时,手里的活儿一点儿也没有落下。如今,不少手艺好的村民加入蒲草编织行列。

  蒲草是一种常见水生植物,在白洋淀并不稀奇。而就是这些不起眼的蒲草,却成了大赵庄村民打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

  白洋淀周边的村子一直有蒲草编织的传统,但编织的大多是一般的生活用品,市场卖价不高。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生态治理举措的推进,白洋淀水质逐渐变好,蒲草的数量日益增多、品质进一步提升,这为当地蒲草产业升级带来了新机遇。

  蒲草编织产业在雄安新区蓬勃发展,蒲草的需求量随之大幅增长。村民定期收割蒲草,既能增加收入,又减少了因蒲草腐烂造成的水质污染,保护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收割蒲草的季节,每人每天可收入400元,解决了村里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大赵庄村党支部书记赵同乐说。

  大赵庄村还购置了50台蒲草编织机器,生产加工基础蒲草绳和高端蒲草工艺品,形成收购、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带动全村及周边端村镇、安州镇200余人就业。为提高蒲草编织技术水平,赵同乐多次带队赴山东,将两名编织手艺高超的老师请到了大赵庄村,教授村民最新的蒲草编织技艺。

  赵同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之前白洋淀蒲草卖到外地一吨收入400元,进行简单加工后一吨蒲草绳利润达4000元,通过精加工后一吨蒲草利润有望达4万元。”

  目前,全村有15名低收入村民从事蒲草编织行业,人均月收入1200元。(记者郝金钰)

(责编:杨文娟、方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