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绿色建筑发展鼓与呼
河北省人大代表李占
为绿色建筑发展鼓与呼
1月3日,在临空创新中心项目现场,李占(右)向项目施工人员了解绿色建筑的应用情况。本报记者 刘 英摄
1月3日,天气晴朗。湛蓝的天空下,位于临空经济区(廊坊)创新服务产业园区内的临空创新中心项目现场,几栋单体建筑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项目的1号楼、2号楼按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幕墙采用中空玻璃,在节能环保、隔音保温等方面表现得很不错。”上午9时,记者跟随省人大代表、河北临空集团工程管理部副主任李占前来调研,刚停好车,他就指着大楼向记者介绍起来。
在1号楼前,李占看见项目施工方、中建八局临空创新中心项目总工程师刘鑫正忙着工程收尾工作,赶忙迎了上去:“碰见你正好,我有些关于绿色建筑方面的想法,想听听你的意见。”
作为一名工程人,李占一直关注绿色建筑的建设、应用和推广。近年来,临空经济区(廊坊)致力于打造绿色临空、低碳临空,已有36项建筑工程符合绿色建筑标准。
“随着绿色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现有的评价标准体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李占说,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即将召开,他准备就拓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适用范围、推广绿色材料和技术、更新绿色建筑材料设备等提出建议。
在1号楼的二层露台,刘鑫指着主体结构已经完工的建筑群介绍,项目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节能,应用了高性能围护结构等被动式技术。据测算,建筑投用后每年将减少300吨二氧化碳排放,可利用太阳能发电2.9万千伏安。
“绿色建筑要结合项目实际,选择适合的技术和材料,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你们这个案例不错,我得记录下来。”李占边说边掏出了随身携带的调研笔记本。
跟刘鑫聊完,李占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位于永清县的临空经济区(廊坊)高端制造产业园区智能制造港项目建设现场。“难得今天有时间,多跑几个地方调研,为参会做更加充分的准备。”李占说。
登上7号楼楼顶,一排排整齐的太阳能热水器映入眼帘。“这里按照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建造,太阳能热水器可为1.2万平方米的场地供应热水。”智能制造港项目负责人王竞超说。
听说李占是来调研的,王竞超建议:“目前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度、参与度还不够,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主动应用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其他同事也纷纷围拢过来参与交流:“要加快绿色材料的研发推广,进一步提升建筑质量。”“要完善从设计、审查、施工到验收的全过程绿色建筑标准。”……
不知不觉到了傍晚时分,李占的调研笔记本上记录得密密麻麻。“今天收获不小,我得抓紧把大伙儿的想法、建议整理一下,为绿色建筑焕发生命力更好发声。”李占说。(记者刘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