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这片中度盐碱地,如同一道无形枷锁,束缚着当地农业发展。如今,在科技加持、专家支持下,这片土地破“碱”重生,变成丰收的米粮川,看——
一方旱碱麦试验田的十年之变
冬至时节,渤海新区黄骅市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1000多亩试验田里,青青的旱碱麦苗和绿油油的油菜苗点缀着广阔田野,孕育着“希望”的色彩,成为冬天一道亮丽风景。昨天一大早,合作社负责人张志清像往常一样,来到地里察看麦苗生长情况。
很难想象,眼前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曾是白花花的中度盐碱荒地。
2014年,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了李子札村和邻村4400多亩盐碱地,发展盐碱地农作物多元化种植。这1000多亩试验田是其中盐碱化程度最高的。
“合作社成立之初,旱碱麦亩产最多也就100公斤。要是赶上年景不好,连麦种钱都收不回来。”张志清感慨道,现如今,这片土地已破“碱”重生,旱碱麦平均亩产达350公斤,科学密植的玉米亩产更是达到715公斤。
盐碱地为何能变米粮川?
“是科技的力量!我们身后‘站’着一群专家。”张志清自豪地说,2017年,为解决盐碱地治理这一头等难题,他多次前往沧州市农林科学院请专家“把脉问诊”。
“开挖排盐沟是盐碱地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下雨时,雨水经过渗透排到沟渠里,可以带走土壤中的一些盐碱成分。”沧州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徐玉鹏是被请来的首位专家,他在这里一干就是7年。这是他开出的第一张“方子”。
合作社“照方抓药”、说干就干,整合力量平整土地、开挖排盐沟,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同时,在徐玉鹏的指导下,合作社种植了“捷麦19”“冀麦12”等旱碱麦良种,为粮食增产打下坚实基础。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这片盐碱地不再那么“桀骜不驯”。2018年开始,粮食产量有了明显增长。此后,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又在这里建设了示范区,试验推广旱碱麦“六步法”高产栽培等多项技术,让“沉睡”的土地逐渐被“唤醒”。
如今,合作社成为省级农业创新驿站,更多专家团队慕名前来。
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水肥管理岗位专家项目——盐碱地绿豆新品种筛选种植基地、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专项——盐碱地土壤产能提升环渤海示范区、河北省旱碱麦农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多家国家级、省级科研机构在合作社建设了示范基地。
专家团队在这里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研发转化,让盐碱地综合利用效益大幅提升。
“比如,豆麦轮作项目既能保证旱碱麦稳定生产,也可有效改良盐碱地土质,还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今年,合作社种植了500亩绿豆,每亩收入近千元。”张志清说,绿豆收获后,合作社种植了油菜。明年5月20日左右油菜采收后可接茬种植高粱,之后再播种旱碱麦,实现盐碱地多样化种植、多渠道增收。
“专家团队的支持,让我们种好盐碱地的底气更足了。相信未来,我们定能在这片盐碱地上创造出更多丰收奇迹。”张志清对此信心满满。(郭彬、崔明禄、李杰)
来源:沧州市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