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它们这样“打样”
河北首批40个城市更新范例亮相
城市更新,它们这样“打样”
9月13日拍摄的保定市西大街街景。 本报记者 宋平摄
石家庄石煤机城市更新项目将“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保定市在建筑渣土及生活废弃物堆放场上建起了鲁岗公园……在日前举办的河北省城市更新范例冀北片区推介活动中,河北省首批40个城市更新范例亮相。
这些项目涵盖了综合性城市更新、公共空间更新、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既有建筑更新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5大类范例。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河北省专门出台指导性文件,及时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标准体系,推动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实践,落地了一批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好项目。
脱颖而出成为城市更新范例,这40个项目有哪些过人之处?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杨文立介绍,经过梳理,这些项目有不少共性特点。重视城市体检成果运用就是其一。
城市是有机的生命体,同人一样,也需要定期体检、除患排险。2023年,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城市体检评估标准》。今年,河北省推动城市体检工作在全部县城启动。
这40个项目大多针对的是城市体检过程中发现的短板问题,是通过体检治理“城市病”的典范。比如,秦皇岛道南临港片区综合更新项目依据城市体检报告,着力对耀兴里小区进行更新改造。小区改造过程中组织居民出资改造,全过程融入海绵城市设计,极大缓解了市政管网和小区管网雨水压力;推出订单式节能改造,全面更新小区配套设施,改善提升了居民居住品质。
城市更新,规划先行。杨文立介绍,这些城市更新范例项目比较注重规划设计引导,通过强化设计引领,落实管控要求,统筹考虑项目建设和后期运营,有效保证了实施成效。保定市西大街项目坚持规范古城建设,以最大程度的保护、最小程度的干预很好地恢复了历史文化街区基本风貌,并提前策划街区招商运营方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活力空间。
城市更新项目规模较大、周期较长,项目资金筹集至关重要。此次亮相的范例项目在创新融资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不少项目通过区域平衡、综合平衡等方式增强项目吸引力,积极引进包括央企在内的社会资本参与或组建有实力的城投公司实施。
唐山市河头老街文化街区项目是其中的代表案例。该项目采取政府平台公司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通过优势互补,联合对片区进行投资建设、市场化运营,盘活周边土地资源,有效破解融资难题。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也是范例项目的重要特点。比如,张家口市尚义县燕赵宜居县城更新项目围绕公共空间营造、老旧小区改造、活力街区打造,整体实施城市更新项目。项目改造前开展民意调查,改造中关注群众诉求,改造后项目功能极大满足了群众对美好人居环境的需要。
杨文立介绍,河北省将不断丰富城市更新行动政策“工具箱”,重点突破产权变更难、用途调整难、功能混合难、资金筹措难等问题堵点,努力破除制度性障碍,加快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记者宋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