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京津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廊坊健全完善与京津的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机制
让更多京津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7月22日拍摄的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燕郊中心。 本报记者 赵永辉摄
开展对接京津活动266次,签订科技合作协议48项;吸纳京津技术合同167项,成交额65.4亿元,同比增长254.7%……今年以来,廊坊市主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融入京津,闯出“科技引领+协同创新”新路子,让更多京津科技成果在廊坊落地生金。
“坚持以改革创新思维破解难题,我们有效畅通了共建平台、成果转化、要素融合、人才共享等渠道。”廊坊市科技局副局长周业飞介绍,该市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健全完善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机制,让创新充分涌流。
共建平台,推动更多创新资源落地
8月27日,在联泰集群算力(三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高性能算力服务器在流水线上生产出来。“我们的产品和技术研发主要放在北京,在燕郊完成孵化转化并实现量产。”该公司总经理宋世杰介绍,该公司是首家入驻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燕郊中心的北京企业。
当前,北京城市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正在统筹通州和燕郊的创新资源,打造通州区与北三县技术产业协同创新新模式。2025年底,燕郊创新园投用后,将承接约50家企业开展规模化生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承接平台的引领作用将日益凸显。
京津科技创新要素密集。去年以来,廊坊市大力实施科技园区能级跃升行动,以高新区、研发平台、孵化载体等建设为抓手,着力建强承载平台,积极承接京津科技溢出效应和产业转移。
从基础设施的硬件支撑,到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廊坊市全面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大力推进燕郊高新区等创新型园区加快试点建设,重点做大做强固安新型显示特色产业基地和燕郊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产业集群,让更多创新资源落地廊坊。
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需求,廊坊市坚持政府和市场双向发力,推动域内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与京津高校院所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截至目前,该市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共建科技研发平台122家,合作和引进项目290个,转化科技成果540余项。
“以企业‘拎包入驻’、产业加速聚集为目标,全力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项目孵化育成体系。”周业飞介绍,目前,全市建设孵化器、众创空间109家,入孵企业和团队4100余家,其中来自京津的企业和团队1200余家,63%的企业和团队在廊坊落户发展,成为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兴力量。
大力引进京津科技型企业。坚持全域对接、全面承接,在科研项目、创新平台、科技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大力引进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落户,全力推进“京津研发、廊坊孵化转化产业化”。
8月27日,在国科赛赋河北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一批来自京津的创新药物正在试验和检测。该公司是北京赛赋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17年落户固安以来,已发展成为京津冀地区规模最大的非临床药理毒理研究机构。
“我们已经服务了国内外2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完成100多个一类新药或医疗器械的临床前药效学和安全性评价研究任务,极大提高了药物及医疗器械的研发效率。”国科赛赋河北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延生介绍。
以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廊坊市不断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目前,该市有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755家、高新技术企业1409家,创新活力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后劲更足。
合力攻关,破解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
8月26日,在位于廊坊开发区的中轻特种纤维材料有限公司车间,一卷厚度仅为25微米的超级电容器隔膜正在生产。“这一产品研发,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该公司总经理赵涛兴奋地说。
据介绍,超薄型超级电容器隔膜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由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中轻特种纤维材料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双方携手攻克这一“卡脖子”技术难题。
近年来,廊坊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梳理关键企业和技术清单,聚焦企业需求、产业需求和地方需求,谋划、研发、转化、落地一批高质量科技项目,助力传统产业迭代、新兴产业抢滩。
“我们支持科技型企业联合域内外高校院所和链上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周业飞介绍,该市主动对接京津资源,支持企业联合京津高校院所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
目前,廊坊市筛选与天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的9个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支持。这些项目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领域。
深化拓展协同创新模式,加快建设配套紧密的中试熟化基地。目前,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京津科研院所为依托单位建设的6家中试熟化基地,正在开展“吸水衬纸中试抄造试验”等47项中试项目,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廊坊应用转化。
加快推进区域间技术转移。廊坊市采取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举办京津冀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培训班、搭建与中国技术交易所合作桥梁等措施,提升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不断强化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协同合作力度。截至目前,该市吸纳京津技术合同167项,成交额65.4亿元。
截至今年上半年,临空经济区(廊坊)已有百洋医药等28家生命健康企业落户,初步形成集群集聚效应。
在廊坊,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食品、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也在加速发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规模实现稳定增长。
燕郊高新区吸引中兴科技、有研稀土等近500家科技企业落地发展,其中北京企业占比约50%;京南·固安高新区聚集了维信诺、翌光、鼎材等30余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企业,各企业之间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协作,新型显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破除壁垒,共享共用区域创新资源
7月26日,廊坊高新技术企业与北京高校院所科技合作对接会在中国技术交易所举行,清华大学等5家北京重点高校院所进行科技创新资源推介,三河同飞等5家廊坊高新技术企业发布10余项发展需求,百纳信达等两家企业的合作项目现场签约。
今年以来,廊坊市持续开展京津创新资源深度对接行动,组织域内企业走进京津科研院所和高校实验室“微对接”,邀请京津专家深入域内企业“面对面”指导,为企业解决技术需求打通信息壁垒、畅通交流渠道,推动科技资源与企业需求精准高效对接。
以“畅渠道”为重点方向,廊坊市组织开展科技成果直通车、中国科学院走进廊坊、院士专家廊坊行等对接活动266次,签订合作协议48项,推动“再生金属脱脂装备智能管控技术”等一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推进协同创新,必须用改革创新思维,不断健全完善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机制,促进区域合理分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联动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格局。
廊坊市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与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共同推进体制机制上的顶层设计,在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加快打造“通武廊”科技创新“试验田”。
今年1月,廊坊市科技局与通州区科委、武清区科技局共同完善《“通武廊”区域创新平台共享共用目录》,在原来80个平台的基础上增加6个平台,筛选出86个平台,推动区域创新资源在三地共享共用。
企业创新劲头足,但研发能力弱,难题怎么破?廊坊市聚力畅通人才共享渠道,推进院士工作站、院士合作重点单位、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等人才载体建设,支持企业引进京津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担任“科技副总”,通过联合研发、成果转化、培养交流等方式开展合作。
在科技特派团的精准帮扶下,华田信科(廊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新一代封装焊球设备的研发项目进展迅速。“目前,我们完成全国首台套电磁扰动式制球设备及检测设备的研制,生产的焊球可广泛用于半导体先进封装领域,已经获批发明专利8项,受理阶段4项,实用新型及软件著作权12项。”该公司副总经理秦振忠介绍。
在廊坊市,活跃着32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特派团、44个市级企业科技特派团和3个县域特色产业科技特派团,其中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京津高校院所签订组建协议的有34个。截至目前,开展入企服务240余次,帮助企业转化科技成果44项,攻克关键核心技术30项。(记者刘杰 通讯员赵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