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筋活络”,让“微细血管”更畅通

再访雄安站:
“舒筋活络”,让“微细血管”更畅通
7月27日,无人机航拍的雄安站。 本报记者 田 明摄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河北,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河北做好工作提供了强大政治引领和科学行动指南。我省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新进展。即日起,本报推出“沿着足迹看新变”系列报道,多路记者深入雄安新区、沧州、石家庄、涿州等地,访平凡人、看新变化,全面展现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生动实践以及干部群众的昂扬风貌。
——编 者
【温暖回响】
2023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在雄安站,总书记指出,雄安站是雄安新区的交汇车站,要进一步完善联通雄安站和雄安新区的交通“微细血管”,提升人流物流聚集和疏散的效率。
7月27日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雄安站出站大厅,C2735次京雄城际高铁列车经过55分钟的飞驰,载着北京来的旅客抵达雄安。出站通道内,人头攒动。
雄安站出站口客服台上方,巨型显示屏上轮显着从车站开往容东片区、雄县、白洋淀站的枢纽公交车运行时刻表。有旅客驻足查看后,顺着指示标志乘扶梯从二楼下到一楼,步行几十米走进公交候车大厅,登上去往雄县、容城的公交车,赶往目的地。
“原来公交上客区在出站大厅北侧,旅客出站后需要走7分钟左右才能到达。今年我们调整了公交车上客位置,现在出站步行不到两分钟就能到公交候车大厅。”雄安集团交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邢耀宗带着记者从二楼出站口步行至公交候车大厅门口,用时仅1分37秒。
除了极短路程带来的便捷之外,出站口处地面上贴着醒目的指引标志,广播中提示着公交出行线路,让第一次来雄安的乘客能够很方便地找到公交候车大厅。
“站内指引从原来单一的立面标志增加为‘立面+地面+广播+线上’的全面指引。除了能看到、听到的提示外,乘客还能通过手机‘雄安行’公众号查询雄安站出行攻略。”邢耀宗掏出手机,点开“雄安行”公众号,不到一分钟就查询到了公交信息。
7月22日,随着K11支1线、K11支2线两条新线开通,来往雄安站的公交线路增至5条。其中,502路往返雄安站至雄县汽车站,雄安旅游1线往返雄安站至白洋淀站,K11则连接起雄安站至容城1号CEC(城市交换中心)。逐渐增加的公交线路,不仅方便了来往雄安站旅客的出行,还满足了沿线居民出行乘车需求。
公交线路的优化调整、发车频次的加密,同样延展着出行的“幸福半径”。“目前,雄安站到容城、雄县的公交线路加密了站点和发车频次。其中,雄安站至容城县的公交线路增加了9处站点,雄安站至雄县的公交线路增加了5处站点。”邢耀宗介绍。
出站就是公交站点,高铁站与出租车、公交车无缝接驳,这样的出行方式已逐渐成为雄安市民的日常。
为了进一步完善联通雄安站和雄安新区的交通“微细血管”,雄安站在优化旅客进出站流线方面进行着探索和实践。“我们每天对客流进行统计和研判,遇有大客流,及时增开进站和安检通道,目前实现了旅客进出站排队不超过10人、候检时间不超过5分钟,确保旅客进出站的畅通。”雄安客运车间党支部书记郭艳丽介绍。
雄安站与雄安集团交通公司调度室之间联系沟通机制的建立,让站内与站外的公共交通无缝接驳。郭艳丽说,双方会及时沟通列车下车人数、列车运行正晚点情况。交通公司根据客流调配好公交车和出租车,尤其是针对22时以后终到的列车,安排充足运力,保证旅客下车后有车可乘。
不断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线为城市交通“舒筋活络”,提升了人流物流聚集和疏散的效率。
对于京雄城际线路,家住北京、在雄安工作的曹伟华再熟悉不过。自从2020年12月27日雄安站正式开通运营,穿城而行的高铁列车就连接起他最熟悉的“两点一线”。
雄安站是雄安新区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具有标志性意义。如今,从雄安站出发,最快50分钟可达北京西站,19分钟可达大兴机场,每日开行的21对列车拉近了北京与雄安的距离。完善的交通设施成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强有力支撑。
高铁为媒,雄安的“朋友圈”不断扩大。2023年12月18日,津兴城际铁路开通运营,雄安站作为始发终到车站,每日分别开行到天津、唐山两对高铁列车。随着“轨道上的京津冀”持续推进,轨道交通网络越“织”越密,京津雄核心区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加速形成。
内可精准接驳,外则通达四方。如今,雄安新区外联内畅的综合交通网络,正逐步让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现场评
外联内畅,为未来之城打开新空间
千年大计,交通先行。作为雄安新区首个重大基础建设工程,雄安站的开通运营具有标志性意义。
一张宏伟蓝图,由雄安站落笔生花。它快速拉近了北京与雄安的距离,让新区融入了“首都一小时交通圈”,未来将成为京津冀轨道交通东西南北的交汇中心枢纽。
一座未来之城,自雄安站敞开大门。雄安站建成几年来,人员来往雄安新区更加便捷,产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区域经济融合更加深入。一条条交通大动脉的相继贯通,为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以及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基础保障。
要外联,也要内畅。完善联通雄安站和雄安新区的交通“微细血管”,雄安新区增加来往雄安站的公交线路,做好高铁站与公共交通的无缝接驳,优化旅客进出站流线,提升人流物流聚集和疏散的效率。
交通是现代城市的血脉。血脉畅通,城市才能健康发展。雄安新区设立七年多来,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公共配套服务持续改善,交通“大动脉”和“微循环”不断畅通。
雄安站,面向未来,拥抱世界。(记者解丽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