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北频道

河北武安:立足传统文化保护 推动产城深度融合

2024年06月18日17:04 |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小字号

“自己就是演出的一部分,沉浸式体验了武安商帮文化的魅力。”日前,来自山西的游客王国庆在观看完河北省武安市伯延古镇的实景演出后,感触颇深。国潮盛宴与古韵建筑相互碰撞,沉浸式实景剧《商帮归来》,以歌舞、戏曲、情景剧为表现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讲述了武安商人的创业历程,游客们身临其境,沉浸式体验了武安商帮的独特魅力。

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伯延古镇,通过合理保护并有序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如今焕发出文旅新活力。这是武安市传统文化保护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武安市坚持守正创新,完善顶层设计,注重活化利用,赓续历史文脉,在城乡建设中全面强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取得了显著成效。

坚持高位推动,不断加强组织保障。武安市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纳入市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内容,成立多个领导小组等议事机构,统筹解决历史文化保护、特色小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建立年度报告制度,主管部门每年度向上级党委专题报告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作为年度综合考评的重要参考。

坚持规划引领,不断延展保护链条。围绕“南洺河多彩文化展示带、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示范区”的目标定位,编制《武安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总体规划》,依托51公里的旅游大环线,串联“冶陶—固义—安子岭—什里店”“伯延—大贺庄—黄粟山”两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及传统村落集中区域,构建“一带两区多点”的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格局。

坚持体系构建,不断充实保护名录。结合每个不同保护点位特点,制定专项保护方案,严格执行方案提出的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对传统建筑的修缮,新建建筑的高度、色彩、风貌等进行管控,保护传统村落整体风貌协调。持续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古村落申报、挂牌等工作,截至今年3月,武安市拥有中国传统村落1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个、名村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个、名村4个,市级历史建筑17处。

坚持传承利用,不断彰显品牌优势。在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中,坚持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以南洺河流域山川为本底,以冶陶红色文化、伯延商帮文化、固义傩戏文化、朝阳沟戏曲文化为核心,联动磁山二街磁山文化、固镇冶铁文化和周边特色村落的民俗文化,打造武安多彩地域文化旅游长廊,充分彰显武安传统村落特色历史文化和核心发展资源。(郅江涛、李沛嘉)

(责编:方童、付兆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