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北频道

河北赵县扫帚行销近半中国

2024年05月28日08:59 | 来源:河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赵县扫帚行销近半中国

5月13日,赵县谢庄镇南龙化村,陈平义拢好竹枝,准备捆扎扫帚。 河北日报记者 白云摄

5月13日,赵县谢庄镇南龙化村,陈平义拢好竹枝,准备捆扎扫帚。 河北日报记者 白云摄

5月13日下午,河北赵县谢庄镇南龙化村。成片的梨树环着村,装好车的扫帚也准备发货了。

这个有着4500多亩土地的农业村,除了众所周知的梨种植产业,还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扫帚加工集散地。

每年,从这里发往北京、河南、山东、吉林、黑龙江等十几个省市的扫帚有500多万把,可以说,赵县的扫帚行销近半个中国。

挑、拢、拧、编、扎,只需二十多分钟,十几根竹枝就变成了一把骨架结实、造型漂亮的扫帚。村民陈庆瑞每编好一把,就把腰间自制的蹬子松松,粗糙的大手抓过一把竹枝,紧紧蹬子,再编下一把。“在我们村,我这个年纪的,几乎都会编扫帚。”陈庆瑞今年76岁,一天能编30多把。

南龙化村党支部书记樊永存介绍,全村常住人口2000多人,从事扫帚加工的有1000多人。

做扫帚的材料是产自安徽、江浙一带的竹枝,这里的传统产业也和扫帚没什么关联,这个产业是怎么在当地发展起来的呢?

72岁的村民陈平义撂下手里编了一半的扫帚,讲起了当年。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南龙化村田间地头种了不少荆条,为了增加收入,村里人用荆条编筐篓拿到集市上卖。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装梨改用纸箱,编筐不挣钱了。”陈平义无意中发现,大集上的扫帚利润比筐篓高,活儿还轻省。他到处打听哪儿能教,从晋县(今晋州市)学回了这门技术。

一传十,十传百,南龙化村本就有编筐篓传统,会编扫帚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陈立广也是其中一个。20多年前,他学会的第一项谋生技术就是编扫帚,还经常骑着三轮车到附近的大集上卖。2013年,为了扩大销路,他开着货车一路北上开拓外省市场,最远到过哈尔滨。2017年,有了几家需求稳定的客户后,陈立广建起了赵县华洁清洁用品加工厂,专门从事扫帚加工销售。

就这样,很多和陈立广一样的村民,用质量好、价格实惠,从小做到大,把扫帚卖出了河北。

南龙化村的扫帚有什么不一样?

一道、两道……在扫帚把上紧箍了6道铁丝,陈庆瑞才进行下一个环节。“扫帚制作没有标准,但是我们做得久了,深知质量好才有回头客,就自己设置了标准。”陈立广说,工厂忙不过来时,也会向村里加工户购买扫帚,但必须达到交货要求。

扫帚并不是越重越好,太重了清扫不方便,太轻了不耐用。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当地探索出“村标”:1.8米长大扫帚,扫帚把8道铁丝,12根主竹枝,重量在4斤左右;1.6米小扫帚,扫帚把6道铁丝,8根主竹枝,重量在2斤左右。

南龙化村加工的二十几种型号的扫帚,应用于街道、工地、厂房等不同场景下的清扫。城市环卫工作大多用上了机械化作业,扫帚还能派上用场?

这确实对扫帚的销量带来了一定影响,但仍有很多小街道需要人工打扫,扫帚也就还有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扫帚价格低,又是损耗品,清洁环境很多时候还得传统和科技一起上。

因为经营规模大,当地扫帚加工产业链越来越细化。有10来户材料采购户,负责购买竹枝。有13家加工企业和440多家加工户,负责扎编扫帚。还有20多户经销户,负责收购扫帚成品。

扫帚产业链上,人人都能增加收入。

陈庆瑞和老伴一天能挣一百多元钱,一年就是三四万元的收入。陈平义骄傲地指着身后的5间房说,1999年,他靠编扫帚就积攒了7万元钱,在同龄人中最早盖起了新房。

“当年也没想到,编扫帚能让全村过得好一点儿。”陈平义说,编了几十年,证明了一件事——只要肯干,小扫帚也能挣大钱。(记者白云)

(责编:方童、付兆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