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人工智能助力人才培养先行先试改革示范园区成立
人民网石家庄2月22日电 (记者赵明妍)2024年2月21日上午,京津冀协同发展人工智能助力人才培养先行先试改革示范园区(以下简称改革示范区)成立大会在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固安校区召开。此次大会全面总结京津冀教育领域协同发展工作成果,系统推进京津冀职业教育高质量改革创新。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表示,近年来,京津冀三地职业教育融合发展逐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产业转型、区域发展结合更加紧密。改革示范区拓展职普融通新赛道、探寻科教融汇新路径、创新产教融合新机制,打造了跨省域、宽辐射、实体化的办学新模式。希望改革示范区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教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中的战略价值,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主动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变革,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提升学生适应能力;深化三地协同,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坚持多方合作,打造教随产出、产教同行的高水平示范园区,彰显园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教育价值、产业价值、民生价值。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政府党组成员于英杰表示,北京市委市政府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推进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形成了一系列生动实践。改革示范园区的成立,是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的标志性举措。改革示范区建设要构建更加紧密的协同发展格局,坚持高位统筹、部省市共推、企校共建,以高起点高标准加快培养京津冀紧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打造改革新范式,共同答好“京津冀协同、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
天津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王旭表示,天津市深入学习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坚持三地“一盘棋”的思想,努力发挥职教所长,推动构建京津冀协作机制,联手促进产教融合,拓展技能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天津将与京冀携手并肩,共同推动改革示范区建设,在深化产教融合协同、技能人才培养协同、师资培养协同、主管部门协同、职业院校协同等方面持续发力,扛起重大政治责任,在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的进程中彰显担当作为。
河北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董兆伟表示,近年来河北携手京津持续深化职业教育对接合作,推动教育领域协同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生动实践。希望三地以改革示范区成立为契机,共建区域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扩大跨省单招和联合培养规模,推动优质院校加强师资队伍、技能大赛等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再上新台阶。
会议现场,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十周年宣传片,深入了解了教育领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进程和重要成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代表京津冀三地教育行政部门宣读关于成立改革示范区的通知,教育部及三省市领导共同为改革示范区揭牌。
大会现场举行了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约、校际合作培养签约、校企合作签约、校地合作签约、跨省市“3+2”联合培养签约等系列签约。京津冀三省市携手合作,将在更大范围内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打造首善标准、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职业教育改革先行区、示范区,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教育、科技、人才支撑。
大会现场还举行了京津冀职业教育改革研究中心、京津冀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园区产业学院、北京市新时代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中心揭牌仪式。
据了解,改革示范区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河北省教育厅共同成立,位于河北省省级重点开发区——固安工业园区,紧邻大兴国际机场,总占地面积1221.9亩。园区立足服务京南、天津、廊坊、雄安等京津冀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建设职普融通共同体、产教融合联合体、科教融汇集合体“三体”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体系。园区以“本科人才订单式培养”为目标,以中国特色学徒制多主体、多类型、多模式、多层次院校跨区域协同培养为模式,以五个产业学院及协同创新研究院、产教融合研究院、院士小院“5+3”格局为平台,打造“校—企—园”发展共同体,用教育赋能京津冀三地产业发展。
目前,改革示范区建设纳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相关工作写入《202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自2024年启动招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